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作出新的部署,加大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责任,为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个案预防作为预防工作的一种基本方式和手段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当前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初步建立,职务犯罪现象还比较严重。现实向我们提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规范与完善个案预防,如何发挥检察建议作用,防止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等等,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积极提出对策和建议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点内容。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通过多种办案实践,对犯罪分子的思想演变,堕落的轨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机制体制和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比较深切的感受,对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这些独特的优势为检察机关结合职能开展个案预防工作储备了信息与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上级各部门对个案预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预防工作领导机制和社会化预防网络的建立和完善,为开展个案预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推动做好预防职务犯罪个案预防工作:
(一)要把握个案预防工作切入点,紧紧围绕办案,坚持实行“五个一”制度,即每办一案,让犯罪嫌疑人写一份反省书,以警示他人,与办案单位召开一次分析会,协助整改;向办案单位发一份检察建议书;开展一次以案说法的法制教育;进行一次案后回访考察。
(二)立足检察职能,拓宽个案预防工作渠道。个案预防是开展预防职能犯罪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需要个案预防来丰富内涵,拓展范围,发挥作用。一是将检察建议由个案预防向单位预防延伸,结合个案的办理,举一反三,积极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堵塞漏网,建章立制,通过对某一时期类案分析,找出规律,提出检察建议,促进有关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落实整改方案,创新管理制度。二是将个案预防向案后预防和案前预防延伸。既要重视开展案后预防,办案后及时提检察建议,亡羊补牢,又要重视案前预防,将检察建议运用到案件苗头的预防中去,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纠正违法的建议,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三是将一般性个案预防向高层次延伸,在抓好个案预防、系统预防、专项预防工作的同时,要重视加强对新形势下职务犯罪深层次的研究,及时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预测性、前瞻性的意见,推进个案预防工作的完善,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个案预防质量,质量是办案的生命线,也是个案预防的关键。衡量个案预防质量,主要看要提出的问题是否准确,对策是否可行,实施之后是否有效。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发案单位行政的运行体制、管理机制、执行制度等进行认真研究,深刻揭示犯罪规律,抓住问题要害,提出的建议要符合实际,有的放矢,易于操作,行之有效。提高个案预防效果。
个案预防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办案深入研究发案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运作程序不够严密,明确用检察机关在预防工作中的责任,是规范个案预防的关键,从检察实践来看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运作和规范。
(一)个案预防立项审批,个案预防立项由案件人承办人提出意见,并填写立项审批表,报部门负责人批准立项,向政法、政法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完善体制,机制制度法律的预防建议,由部门负责人提出,部门集体研究决定立项,并填写立项审批表,报主管副检察长批准立项。
个案预防立项审批表的内容应当包括,制作单位,编号、发往单位,提出个案预防的原因(个案犯罪原因,调查研究结论,检察长决定)制作个案预防的重要内容及依据。
(二)个案预防的制作,个案预防的制作是个案预防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检察机关决定个案预防立项后,应当制作个案预防方案,个案预防由案件承办人或立项部门制作,部门负责人审核,由主管副检察长签批。
(三)个案预防由承办部门按照一案(件)一档制及时立卷归档,应包括1、卷宗封面、立卷单位、卷宗名称、承办人、保管期限、立卷日期,2、卷宗内容、卷宗目录、立项审批表、案件审查终结报表、移送起诉书、判决书、调查记录和调查报告,分析或研究个案预防内容形成材料,其他与预防单位有关情况,如案件分析会议记录、法制课提纲等,检察建议,回访考察记录,预防工作总结报表,3、卷宗封底。
吉先洁王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