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卫生系统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也呈上升趋势。这些案件不仅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流失,而且损坏了医疗卫生人员的形象,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在管理及制度上存在诸多弊病,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做好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迫切的课题。

一、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

1、涉案主体比较集中。一是一把手涉案率高。涉案主体一般都是单位、部门一把手,他们利用其对人财物的管理权和支配权进行犯罪活动。二是涉及罪名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三个罪名。三是涉案主体年龄偏高,案件隐蔽性强。他们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在医药卫生部门工作的时间较长,社会阅历深,生活经验丰富,心理素质好,作案手法比较高明,有的在做假帐应付检查上有一套办法,反侦查能力强,作案的隐蔽性较强,罪行不易暴露。

2、作案手段复杂多样。一是私自提高购药价格把差额部分占为已有或者私分。二是伪造单据、发票等财务凭证为自己或他人购买物品或者支付不正当消费。三是在进药、基建工程、进人、医疗器械购进等环节上索贿受贿。四是挪用公款。有的挪用公款为自己购房子、买东西,有的挪用公款为自己、朋友或者亲属进行营利活动,有的存在银行吃利息,更有甚者放贷收高息。

3、发案部位比较稳定。一是药品购销环节。当前一些药品经销单位在市场竞争中,不是靠质优价廉的药品、诚实信用的经营取得市场优势,而是以高额回扣开路,诱惑进药部门的领导或采购人员哪里回扣高就从哪里购药。二是工程基建环节。由于目前一些建筑工程的发包、承包、分包等缺乏竞争的透明度,加上行业优厚的利润,使工程承包人不惜斥巨资向主管工程的负责人行贿。三是进人环节。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医疗机构需不断地扩大规模,补充人员,而当前就业难的客观形势,给一些贪心严重的单位领导以可乘之机,借进人之机大肆进行权钱交易、受贿索贿。四是购进医疗器械环节。一些单位领导或采购人员在购进医疗器械中,受贿、吃回扣现象严重,慷国家之慨,饱个人私囊。五是劳务收入环节。一些医院的制药厂或制药室,通过为单位或个人加工药品,挣取加工费,或采取其他一些方法,挣取劳务收入,采取不入帐的手法,设立“小金库”,供个人消费或私分。

二、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的原因

1、个人追求、人生价值观的蜕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以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为核心的违法犯罪现象在医疗卫生系统蔓延开来,部分意志薄弱,不注意世界观改造的人,抵不住诱惑,经不起考验,逐步偏离了人生追求的轨道,人生价值观蜕变为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权力主义等。一些医疗卫生系统领导干部曾经是单位、部门的先进模范,或者是业务行家里手,因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人生追求的真正价值产生模糊。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看到某些行业、入比自己高,活的比自己潇洒,导致一部分人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扭曲心态:一是攀比导致的失衡心态。二是你捞我也捞的从众心态。三是自以为有功的补偿心理;四是自作聪明的侥幸心态。这些不正常的心态驱使一部分人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进行犯罪,最终成了金钱的奴隶。

2、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制约机制,权力特权化、私有化、商品化、家长化倾向严重,在客观上为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成为腐败犯罪滋长蔓延的土壤,致使犯罪分子有恃无恐。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医药卫生系统普遍实行的院长、局长负责制有错误认识,认为负责制就是个人负责,就是个人说了算,极力排斥班子的集体领导,凡事由自己拍板决定,对不同意见进行打击报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裁专断的局面。二是一些班子成员原则性不强,考虑自己利益比较多,对不正确的东西,不敢直言,更不去监督揭发。三是医疗卫生一般都是相对垄断,行业内缺乏竞争,一个乡镇、一个县市只有一家比较大的医院,老百姓看病选择性小。四是主管部门监督制约不力,许多监督制约措施流于形式,特别是医生之间把开药吃回扣、拿提成的行为视为正常,相互之间有一种默契,谁吃多少回扣,各自心理清楚,嘴上糊涂。从医生、药房管理人员、科室主任到院长,大家都处在一个“防空洞”里,只有隐蔽没有公开,缺少监督,更没有人举报。

三、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的对策

(一)加强对药品采购工作的管理。一是严把进货渠道,对进货单位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三证进行审验,突出药品优质价廉和服务周到的特征;二是严把购销行为关,规范药品采购场所和药品采购的招投标制度,促成以服务质量、药品质量、让利金额为主要内容的公开经营、平等竞争、择优录选的购销环境;三是严把折扣明示关,所有购药发票一律需经过药品监督部门审验,销售让利折扣率必须明示在发票上,严廉禁将折扣以现金、支票实物等形式送给个人;四是严把采购队伍关,建立采购过程中的互相监督与制约机制,增加采购决策的“透明度”。同时,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人员应采取定期轮岗制。

(二)加强对重点部门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开展针对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教育,用身边典型案例开展现实教育,达到“挖一鼠,堵一洞”、“办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提高医疗机构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

(三)检察机关要将医疗卫生行业作为重点部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建立由检察机关和有关医疗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办案与服务并行,惩治与保护并重,打击与防治并举。建立预防监督网络,依托各医疗单位纪检监察部门,面向广大人民群众,采取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等方式,建立起由社会各界群众组成的预防监督网络,形成监督的合力,对职务犯罪的易发部位、易发环节所涉及到的有关人员建立预防档案,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犯罪。

吉先洁王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