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的关系论述

李宇先詹水清

在我国,人身危险性理论是与社会危害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一番比较研究。
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是我国刑法理论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人对我国的社会关系实际造成的损害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害,而人身危险性是指犯罪初犯可能性和犯罪人再犯可能性。我国刑法理论界[……]

Read more

左卫民:中国量刑程序改革:误区与正道

【内容提要】对抗化的量刑程序改革试点效果不尽如意,某种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制度改革所赖于支撑的理论根据。该理论认为,量刑制度的主要问题是量刑程序不公正,解决之道是借鉴英美模式,建立对抗式量刑程序。然而,真正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乃至广泛质疑的是量刑不均衡与量刑僵化问题,这主要是实体法问题;认为英美法系在传统上[……]

Read more

风险刑法的构造及内在危险的论述 (检察日报)

陈晓明

传统刑法是以法益侵害和罪责作为归责的基础而建立起自己的体系,从而使刑事责任区别于其他的责任领域。风险刑法的出现,改写了传统刑法体系,与传统刑法的价值体系产生冲突并向传统刑法的基本原则发起挑战。

所谓“风险社会”,是指在后工业化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全球性风险和危机[……]

Read more

证据规则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中的特别适用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未明确规定证据规则,但对部分证据规则的实质内容有所体现。长期以来,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目标设定、侦查人员业务能力的评价,包括侦查理论的研究都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言辞证据的获取为重心,而对不同种类证据在案件事实认证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相关证据规则的把握和运用重视不够,致使侦查[……]

Read more

缓刑制度比较研究

缓刑是一种代替监禁的刑罚制度,而不是具体的刑种。适用缓刑是在维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影响下给犯罪人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罚运用中的具体化。本文拟就中外缓刑制度的具体内容加以比较,以期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

一、模式选择:我国缓刑制度之构建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

Read more

替他人销售来路不明的液化气瓶如何定性

作者:韩亮王沛来源:检察日报案情:2007年11月底,孙某谎称给单位购买液化气钢瓶,在某五金商品店诈骗钢瓶162只,价值人民币20736元。诈骗得手后,孙某请李某帮助其销售这批液化气钢瓶,并承诺按照销售数额给予李某一定比例的报酬。李某在询问孙某液化气钢瓶来源时,孙某谎称液化气钢瓶系自己的债务人用来顶[……]

Read more

正确定性单纯受贿行为

作者:郑洁

?案情?张某曾任某市常务副市长,在其任职期间,先后20次收受本市财政局、国税局以及工矿企业等单位以各种名义送的红包,累计价值达10万余元。

?争议?本案定性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理由是:财政局等单位送给张某财物,不是因为亲友关系互赠礼品,而是因为张某的职务、地[……]

Read more

规范刑法解释乃刑法正确适用首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刑事法治的推进以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不断出台,刑法解释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学界的广泛反思。10月9日至11日,在长沙市召开的2003年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年会上,刑法解释问题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与会学者认为——规范刑法解释乃刑法正确适用首要问题。

刑法解释问题既是一[……]

Read more

死刑复核,应从秘密走向公开

为确保死刑的正确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专门规定了死刑复核程序,要求所有死刑立即执行案件都要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项法律规定没有落实到位,尚有部分死刑立即执行案件授权高级法院核准。这种做法不符合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也不利于保证死刑案件质量。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