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免刑应慎重

2007-4-10【大中小】——兼评司法解释17条适用过程中的问题

2006年1月23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规定:未成年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现好,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免[……]

Read more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困境与诠释

2004-1-8【大中小】「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行为人关于原因自由行为之意思决定具有现实的具体的危险性并支配了原因设定行为,从刑事政策角度出发,即使其在结果行为之时处于精神障碍状态,仍有可罚性。本文主张通过设定独立的酩酊罪来赋予其实行行为性。酩酊罪只能是作为犯、结果犯,[……]

Read more

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立案前的审查方法

2003-12-17【大中小】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立案前的审查,在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多,特别是在新刑事诉讼法公布施行后,如何进行立案前的审查,更是基层院反贪部门的一大困惑。为此,笔者试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以飧读者。?

审查是关系到能否正确立案,及时破案的重要工作。审查的具体方式:1.书面审,即对线索的筛选。在[……]

Read more

追悔莫及 错在当初

2005-3-28【大中小】最近,河南警方抓获一名叫王书金的可疑男子,经审讯该男子交代了曾在河北广平等地奸杀4名妇女的犯罪事实。但此后警方将该嫌疑犯王书金押解到作案现场指认时,却发现此案案发当年即已被当地警方侦破,“强奸杀人犯”聂某已于10年前被执行了死刑。此事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引发了相[……]

Read more

对“不正当利益”的理解

《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本条规定的是国家工作人员不是直接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而是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利益,而且这种利[……]

Read more

刑法实务若干问题研究

一、确定罪名的原则问题

这是确定罪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罪名,是指刑法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名称。正确确定罪名,对刑事司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都有具体的罪状和具体的法定刑。这应当是确定罪名的最一般原则。笔者认为,“两高”在执行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中还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法定原则(又[……]

Read more

浅析职务犯罪心理特点

职务犯罪心理不同于纯粹的心理研究,不仅要研究行为产生的结果,也要研究职务犯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信仰和道德,如此才能反映他们的心理全貌。笔者概括了几点职务犯罪心理面貌的特点,对职务犯罪的预防所参考。

一、否定的人生观。我们注意到,这些犯罪分子都在人生观上发生了蜕变。他们普遍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把[……]

Read more

偷甲鱼被判缓刑 执行完毕发现漏罪如何处罚

作者:元平珍黄跃平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1996年8月31日,被告人席小兵携带鱼网窜到福建省光泽县福光水产养殖场池内盗走商品甲鱼25斤,价值人民币2500元,后销赃给他人得款2000余元。案发后,席小兵于2001年1月15日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由亲属退出所得赃款。2001年3月16日,[……]

Read more

公诉人应审阅庭审笔录

在实践中,公诉人的举证情节有时在庭审笔录中未记载,而公诉人又不能对庭审笔录进行审阅和确认,最后导致法庭对相关证据未能认可。庭审笔录是一种重要的诉讼文书,是一审合议庭进行评议、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也是二审和再审时审查案件的重要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了审判长应当对庭审笔录进行审阅和确认,证人[……]

Read more

社会稳定与刑罚改革的人权刑法观思考

摘要:我国刑法中有关“非监禁刑”的规定需要修改和完善,这是刑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保证社会稳定的关系密切,其本质涉及到对人权刑法观认识的深化。

关键词:社会稳定,刑罚改革,人权刑法观,非监禁刑,社区矫正

目前,我国的犯罪率和重犯率均有增长趋势。几年前,还有学者在文章中指出我国的重犯率一直保持在6—8[……]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