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吴稼祥:中国人怎么变成了今天这样

主题:中国人怎么变成了今天这样–国民性格与制度的关系

时间:2013年6月1日下午

地点:德胜门字里行间书吧

嘉宾:张宏杰吴稼祥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字里行间一起欢度儿童节,首先介绍一下嘉宾,今天请到的两位嘉宾是张宏杰老师和吴稼祥老师,我是“读行者”的主编康慨。我们今天沙龙的主题叫“中国[……]

Read more

许章润:思想者以思想发声

2010年冬,许章润在48岁的本命年里,历经了一次生死轮回:初诊肝癌。3个月后,被告知误诊。
这位清华法学院教授,在《自述》里自我定义:“反感以‘主义’定位,非要借用,则标榜文化保守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学术宽容主义、生活温情主义。有政治意见,无党派。主办刊物一份,主编丛书两套,出版著作三、四种,译述[……]

Read more

梁治平:弱者的武器——苏报案中的“法治”

苏报案实际上并非依法判决。决定苏报案之过程及最终结果的,不是法律,而是“交涉”。可以说,苏报案不止是一桩政治案件,也是一个外交案件。

那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讲授“中国法制史导读”,班上的一个“老学生”给我印象最深。本来,这门课是所谓“公众历史”(PublicHistory)课程,面向社会,有教无类。班上[……]

Read more

法治,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追求

民治以来人类的法律,更可谓是众人智慧的结晶。自近代以来,法律的产生通过如下几种情形:其一是通过代议制方式产生或制定,这在大陆法系等成文法国家尤为常见;其二是在正当程序的保障下,经由法官的司法裁判形成判例法,从而一种专业智慧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变成公民交往行为的规范依凭。它看上去与众人智慧无甚干系,但[……]

Read more

江平 王人博:法律人参政并非“天然”法治

访谈动机

近年来,具有法学专业背景、以知名学者身份从政的法律人越来越多,从而吸引了不少社会公众的眼球,“法学家从政”、“政法系”的名号不胫而走;甚至有人认为,“法律人之治”就是“法治”。
这一现象的浮出水面,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无疑是值得好好思考的:法律人参政的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引发[……]

Read more

对聚众斗殴罪转化问题的探讨

对聚众斗殴罪转化问题的探讨
陈奕杉

一、基本案件事实及对其的分析
2009年7月12日20时许,被告人张某向付某追讨付某赌博向其借的高利贷债务,两人因此发生争执,付某打了张某一拳。张某不服遂打电话给被告人高某让高某帮(以打架斗殴帮人讨要债务为业)其讨要债务,高某又找了谢某、李某、袁某等数十人,以索债为[……]

Read more

从本案看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从本案看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法院王其见

【案情】

被告人张某以个人名义,于2010年7月24日与北京亿能时代劳务派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能公司)签订一份《委托书》,受聘为该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后张某虚构招收赴以色列、安哥拉和利比亚建筑劳务人员的项目,分别按每人15000元、5000元[……]

Read more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北安市人民法院刘亮

合同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它既侵犯了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也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在这双层客体中前者的社[……]

Read more

案例评析“聚众斗殴”罪与非罪

举案评析“聚众斗殴”罪与非罪
张生贵

【案情简介】
2012年5月14日,某歌厅李老板前往另一歌厅,因自己开办歌厅的领班跳槽去往这家歌厅,两家歌厅之间没有谈成,李老板开车堵住王老板歌厅的大门,后经公安出警疏散,第二天李老板派手下刘某再次去找王老板,王老板怕出事,便买了六根棒球棒准备自卫,刘某到歌厅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