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架致人死亡的行为应该如何定罪量刑

2010年5月的一天,王某在下班骑车回家途中,看到有人在围观打架,他走近一看,发现其中一名打架者竟是自己的好友李某。原来,李某骑车和刘某相撞后打了起来,李某将刘某打倒在地并暴打了一顿。王某赶到时,李某已被路人从刘某身上拽起,刘某也站了起来,但是李某仍不依不饶地欲上前打对方。见此,王某走上前摘下自己头[……]

Read more

仅凭口供不能定案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其中,“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的规定,简言之,就是“[……]

Read more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如何获得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

在许多刑事案件,如故意伤害、强奸、诬告陷害、侮辱、诽谤、强制猥亵妇女等犯罪过程中,都会对被害人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而在大量的司法实践中,这些犯罪案件的被害人往往无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笔者亦曾经代理过这些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经历失败后,进行了长时间思索,最后得到启发,成功将精神损害转化为物质[……]

Read more

挪用公款罪共犯的认定须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裁判要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中所称“共谋”,是指共同犯罪的故意,包括明示或者暗示的共同意思联络、犯意沟通。“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是共同犯罪的行为,是在主观意志支配下的客观行为表现。认定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必须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Read more

骗开门后用药物迷倒对方取走财物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

案情:
2008年5月14日,被告人张某(女)、段某预谋后,由张某到田某住处,以与田某发生性关系为由,让田某服下其事先准备好的安眠药,待田某昏迷后,张某打电话让段某开三轮车过来,二人抢走田某彩电、手机等物品。经价格鉴定,被抢劫物品价值1025元。此后,张某、段某又多次采用同样手段劫得赵某、刘某、张某[……]

Read more

张某追赶被害人致其被车撞死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检察日报)

作者:彭箭江西省吉水县人民法院

案情:
2004年7月12日傍晚,张某与周某在发廊里因琐事争吵起来,周某一拳朝张某脸上砸去后跑离发廊,张某被砸得牙齿脱落嘴角流血,随即追赶出来。周某看到张某正紧追其后,且张某不停地从地上捡起石块扔向自己,周某不顾一切的欲逃离。当周某从巷道口跑出欲横穿一交通主干道时,被一[……]

Read more

如何理解“自动投案”

作者:蒋啸

199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颁布以来,对“自动投案”如何理解,司法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争议。笔者对此加以探讨。

要正确理解“自动投案”,必须首先抓住《解释》关于“自动投案”规定的三个特点:第一,时间限制在犯罪嫌疑人被讯[……]

Read more

刑法第390条第二款”被追诉前”时间界定之分析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三百九[……]

Read more

盗窃案件罚金的适用与执行相关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吴莹

修订后的刑法扩大罚金和没收财产刑适用范围,这为我国适用此类刑罚提供了法律保证,克服以往只注重自由刑,而轻视财产刑的错误认识,依法正确适用财产刑。那么如何执行罚金刑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依法正确执行罚金刑。
一、罚金的交纳以及主刑的判决。
新刑法第53条规定,罚金[……]

Read more

自动投案后两审均翻供 重审期间又认罪能否认定自首

[案情]

2006年4月的一天,被告人潘某与被害人张某某等人一起吃饭时,产生与张发生性关系的念头,后在本市某宾馆客房,潘某不顾张的反抗挣扎,强行对张实施了奸淫。侦查期间,被告人潘某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了自己强奸张某某的事实,但在法院一审、二审期间均翻供,二审法院经审理,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