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2010年2月8日印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有效打击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指南。现结合审判实践,就故意杀人、伤害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审判中如何贯[……]

Read more

洗钱罪上游犯罪应泛化

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反洗钱法,该法第二条规定了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畴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对于贪污贿赂犯罪和金融犯罪的整治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然而笔者认为,仅仅将洗[……]

Read more

被保险人追讨赌资被杀身亡 保险公司应否理赔?

【案情】
1999年6月25日,姜某以自己为投保人和受益人,以丈夫胡某为被保险人,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身故保险金为30000元的终身保险合同。保险合同中约定:被保险人因违法、故意犯罪或拒捕、故意自伤、醉酒、斗殴造成人身伤害或身故的,保险公司应免除保险责任。2007年8月3日,胡某在追讨其借给张某的2万[……]

Read more

以猥亵手段吓走女青年后取得其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周军

■案情
某日傍晚,戴某看见女青年高某独自一人用自行车推着一台新买的电脑经过小巷,戴某见周围没有其他人,遂走到高某前面,突然脱下自己的裤子。高某见状大惊,丢下电脑,转身就跑。戴某将高某的电脑拿回家,占为己有。

■分歧

对戴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戴某的行为构成强制猥亵[……]

Read more

能否对共同犯罪行为定不同的罪名?

案情

王某(男)与李某系夫妻,因李某曾被本案被害人孙某欺辱过,故夫妻二人找到孙某后遂发生抓扯。孙某被王某与李某二人打倒在地。李某此时便开始劝阻其丈夫王某停止伤害。王某不听李某的劝阻,从路边捡起一块砖头往孙某头上砸去。李某此后一直劝阻王某的行为,且并未对孙某再实施加害行为。被害人孙某被王某用砖头砸中头部[……]

Read more

乘财物保管人不备以假换真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案情]
2006年7月30日上午,卞甲陪同某食品公司销售员杨乙送货给某县小商品市场顾丙门市。下货之际,卞甲购买了一沓冥币准备春节带回老家用。货下完后,顾丙付给杨乙20128元货款,杨乙清点后又请卞甲再清点一遍,并叫卞甲将货款用报纸包装,他先上车,一会儿,卞甲带着包装好的货款也跟着上了车。可在上车后[……]

Read more

实施其他类型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能否转化为抢劫罪

一般认为《刑法》第269条规定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本意是指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即向抢劫罪转化只限于侵犯财产罪的范围之内。因此,转化型抢劫,其先行之对象必须是公私财物。其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①如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就不能转化为抢劫罪。
而事实上以非法占[……]

Read more

盗抢案件法律适用中罪行法定原则的局限性

一、罪行法定原则局限性之体现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是罪、刑、责法定化;二是罪、刑、责明确化;三是罪行法定应包含显形规定与隐形规定;四是[……]

Read more

性贿赂相关问题的论述

欧阳效献

主题:
性贿赂并非一种新型的贿赂犯罪,其影响并不亚于财产型贿赂,我国刑法没有此犯罪的规定,目前对性贿赂的打击可以援引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性贿赂的打击,最终还需在刑法修正案中做出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
性贿赂,反腐败公约,打击
正文
在我国的刑法典及其五个修正案中,并没有规定对性贿赂的定罪处罚,[……]

Read more

朱某等利用“变钱”方法秘密窃取财物如何定罪?

夏立彬

案情:
2004年2月份,被告人朱某、丁某、夏某预谋利用“变钱”方法获取钱财,赃款均分。由被告人丁某自称是收购茅草根的老板,扮演“变钱”的角色,被告人朱某在“变钱”过程中负责调包,被告人夏某附唱以引人上钩。

2004年2月11日上午11时许,被告人朱某、丁某、夏某在某村一道路边碰见被害人兰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