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现就有关情况进行说明。
一、涉嫌犯罪税违法案件的现状
(一)偷税现象比较普遍。目前,由于纳税人的法律意识不够强、税收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
刑事辩护律师|金融罪犯辩护律师|知识产权犯罪辩护律师|白领犯罪辩护律师
赵东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现就有关情况进行说明。
一、涉嫌犯罪税违法案件的现状
(一)偷税现象比较普遍。目前,由于纳税人的法律意识不够强、税收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
作者:袁婷张华
■案情
王某、刘某共谋抢劫非法营运司机的钱财。2006年12月4日,王、刘以租车为名,将许某驾驶的奥拓车拦下,王将许推向后排,刘持刀威逼,劫得价值9000余元的车辆及现金、手机等。当晚,两人将许绑架并关押,赃车被变卖。次日,由刘看管许,王联系许的家人索要赎金。期间,王、刘对许多次奸淫并[……]
沈燕张娅娅
裁判要旨
被告人前罪所宣告的缓刑考验期在发现漏罪的二审审理期间届满,应当认定属于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漏罪的情形。对于缓刑考验期满才发现漏罪的,刑法没有作为撤销缓刑的条件,不应撤销缓刑并实行数罪并罚;如果构成累犯,可以按照累犯罚则处理。
案情
王伟良于2004年2月采用虚假担保方式,申领了1[……]
作者:肖晚祥罗开卷
行贿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犯罪,但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这类犯罪争议颇多,笔者就几个理论上的问题予以探讨。
一、经济往来中的行贿行为构成行贿罪是否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主观要件?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二款对经济往来中的行贿行为和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一款不同,没有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要件[……]
关于未经对方允许录制的录音资料(以下简称私录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的问题,始终是司法实践中争议的问题。2003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将非法证据限定在“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
花秀骏、马宁虎
案情:2001年1月至12月,姚某为达到其承包经营的加工厂非法抵扣税款的目的,向徐某提出购买增值税发票,徐某先后共向姚某提供了10份空白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前6张增值税发票徐某向姚某按照开票金额的5%收取开票费,后4张增值税发票徐某按照每张2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姚某。姚某取得增值税发票后[……]
一、案情
被告人:金某,男,1972年2月29日出生,农民。1996年1月24日因本案被逮捕。
被告人:罗亨某,男,1975年5月20日出生,农民。1996年1月24日因本案被逮捕。
被告人:罗忠某,男,1972年12月出生,农民。1996年1月24日因本案被逮捕。
1995年11月25日,被告人金某、罗忠[……]
郭昌钟
【案情】
2003年5月,时任某村委会主任的吴某利用其掌管为村民换发新户口本的职务之便,自己作担保,冒用其他村民名义,假借为村民贷款,按户均1万元标准骗取某农村信用社贷款26万元,贷款期限为六个月。吴某将所贷款项用于生意经营时大部被骗。为逃避债务和责任,吴某于贷款期到来前潜逃至外地打工,2007[……]
作者:李宇先
聚众犯罪客观方面就是聚众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主要是要有聚众犯罪的危害行为,这是一切聚众犯罪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而聚众犯罪的危害结果,是某些聚众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至于聚众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也可能成为某些聚众犯罪的选择要件。
所谓聚众犯罪的危害行为,是指犯罪主体在其意思或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下称《规定》)。较之1995年《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和2006年《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有关专家普遍认为,《规定》综合了前述两个规定,且更加细化和具体,在实践中更具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