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凶器抢夺”该如何理解和认定?(人民法院报)

作者: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楷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该规定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讨论:本规定的性质;凶器的含义与认定;携带的含义与认定。

1.本规定属于法律拟制,而非注意规定。注意规定是在刑法已作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提示司法人员注意、以免司法人员忽略[……]

Read more

为人捎钱谎称被盗占为己有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吗

[案情]
李某和罗某是邻居,同在外地打工。2005年春节前,李某将打工挣来的1.2万元钱交给正准备回家的罗某,让其把钱捎回家交给自己的父母,罗某表示同意。罗某回家后,给李某打电话,谎称回家途中所带现金全部被盗。李某表示让罗某赔偿4000元钱了事。罗某拿出4000元钱交给李某的父母,余下的8000元钱[……]

Read more

冒称他人男友索回被偷钱包而占有的行为应该如何定罪?

陈华

【简要案情】

2008年3月31日,李某在一公交车上扒窃了雷女士一个钱包,包内装有现金3950元。李某扒窃的全过程被坐在雷女士后面的罗某看见,但其并没有出声。待李某下车后,罗某也跟随小偷下了车。李某行走不远后,罗某突然上前抓住李某说:“快把你偷我女友的钱包交出来,要不就送你到派出所去。”李某信以为[……]

Read more

贿赂案件中文物、字画等价格的认定

作者:陆漫

文物、字画,特别是国家明文禁止交易的珍贵文物,其交换价值往往没有市场价格可比照,这对以该类物品作为贿物的价值认定,确实带来了难度。鉴于此,笔者拟谈谈在贿赂案件中涉案文物、字画的价格认定问题。

一、直接来源于民间或从盗贼手中低价购入的文物作为贿物的价格认定

行贿者利用文物、古字画持有人不懂该文[……]

Read more

为什么在民行抗诉案件中改判率低

张正安

虽然近年来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工作发展较快,抗诉案件数量逐年上升,监督效果也很明显,但民行抗诉案件的质量还须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抗诉案件改判率没有随抗诉案件同步上升。造成民行抗诉案件的数量与法院再审改判的数量不成正比,影响抗诉改判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一是少数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不高。[……]

Read more

如何认定共谋而未参与实行者的罪责

作者:肖晚祥

仅仅参与共谋,但未参与实行犯罪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其犯罪形态如何界定?这是在司法实务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比如,甲乙丙共谋杀死丁,并推举甲实施杀人行为,结果甲将丁杀死。甲乙丙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乙丙构成主犯还是从犯?乙丙是承担犯罪预备还是既遂的刑事责任?再如,甲乙共谋杀死丙,相约当晚[……]

Read more

揭发型立功中“他人犯罪行为”的认定

作者:罗鹏飞

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五条规定,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应当认定为立功。对于“揭发型”立功的认定,关键在于对“他人犯罪行为”的认定。实践中,对于与本人所犯罪行为具有某种关联性质的他人[……]

Read more

立功之行贿人检举他人受贿的行为分析

作者:李汝银许昔龙

当行为人因犯罪而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为人自动交代了向有关公务人员行贿并检举该公务员收受贿赂的犯罪事实,且司法机关根据行为人的检举揭发,查获了该公务员的受贿犯罪,行为人检举他人犯受贿罪的行为是否符合刑法上的立功要件?

首先,从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立功成立要件来看,[……]

Read more

将人质杀害后勒索钱财行为如何定罪量性

[案情]

李某,1989年7月7日生;周某,1995年6月3日生。2010年3月,两人多次预谋将9岁的关某骗出杀死,而后向其家人索要财物。20日晚,周某将关某骗出村外,李某尾随其后。在村外地里,李某从后面捂住关某的嘴,周某骑在关某的身上,双手卡住其脖,然后用气枪猛压其颈部致死,并将尸体转移埋藏在一废弃[……]

Read more

出售、购买假币罪的犯罪形态及诱惑侦查的认定问题

一、案情
2007年12月间,被告人杨某、谢某预谋从他人处购买伪造的人民币并出售牟利,后经被告人谢某担保,二被告人从他人处赊购得伪造的人民币490000余元。2008年1月10日15时许,被告人杨某在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华安饭庄”内向赵某某出售伪造的人民币50000元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一审法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