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酷刑及反酷刑状况

根据我国刑法学界的普遍观点,酷刑是指公职人员或以官方身份行使职权之人,故意实施或者唆使、同意或默认他人实施使他人肉体上和精神上产生巨大痛苦的行为。按照这一概念,酷刑在当代中国不可能是合法的,只能是个别公职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滥用职权的一种违法行为。

一、当代中国酷刑的表现形式

(一)刑事诉讼活动中的[……]

Read more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期待可能性理论因其立足人性,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等而具有相应的合理性。结合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大力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新形势,借鉴其对我国当前的刑事司法具有特别意义和积极作用。

期待可能性是指在行为当时,能够期待行为人避免该犯罪行为而实施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如果不能期待避免犯罪行为实施合法行为[……]

Read more

谈刑事自诉案件的几个问题

一、自诉案件的范围刑诉法第170条规定了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根据刑诉法和刑法的规定,此类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法院起诉,法院才予受理的案件。此类案件包括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及侵占案。法律将这类案件对行为人的追诉权赋予被害人行使,是否向法院起[……]

Read more

为矫治提供对策

随着刑事法学的发展,这一学科的核心是“犯罪人”而不是“犯罪行为”的观点正在被逐渐接受,本文以犯罪人分类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人格调查制度和人格矫正制度为核心的犯罪人矫正与预防对策体系。

■建立科学的犯罪人分类体系具有合理性、可行性

从世界范围内看,近年来,各国关于犯罪人分类的研究呈现出四个新的发展趋势:[……]

Read more

从恢复性司法看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引入和应用

众所周知,以国家起诉为标志的现代刑事司法模式和以监禁刑为中心的现代刑罚结构带来了很多问题,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难于统一,被害人的损失难以获得补偿,成本过高,改造效果不理想等。面对这些问题,许多国家的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和学者开始探索和思考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

Read more

死刑制度的刑(诉)法学和犯罪学审查报告

令人沮丧的事实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刑法典》文本中用不同的语言还赫然写着不人道的、剥夺生命的刑事制裁手段??死刑;同样犯罪的行为人,在存在死刑的国家和没有死刑的国度,有着天上人间的不同命运和代价。让人焦虑的问题是:国家设立死刑制度的理据是什么[1]?人的生命因为国别而在法律理论和现实上是否应有贵[……]

Read more

我国刑法的“战时”要素

“战时”要素是我国刑法中重要的时间要素。修订后的刑法注重平战结合,进一步完善了“战时”刑事法律规范,其目的在于打击和遏制“战时”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国防、军事利益的犯罪。但是,刑法界对“战时”要素的研究并不深入,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如有学者提出了“战时军事刑法”的概念,将附加刑中剥夺军衔的专用性作为“[……]

Read more

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的认定

在共同犯罪中,很多时候存在实行过限问题,如何正确认定和处理这个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它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基础。

一、实行过限在构成上的特征

实行过限指共同犯罪中实行犯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在共同实行犯的情况下,甲乙二人共同实行犯罪,如果甲实施了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犯罪行为,对此甲本人[……]

Read more

检察监督法官自由裁量权四要点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确定法官自由裁量权是否滥用,对检察机关准确把握抗诉条件,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一是法官自由裁量权要受到合法性原则的限制。在有法律规定时,自由裁量权受法律文义的限制,法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当法律存在不确定性、没有法律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全面时,[……]

Read more

管辖变化羁押期限应从逮捕之日起算

实践中常常碰到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随着侦查的深入,发现对犯罪的定性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侦查管辖发生变化,这时对犯罪嫌疑人的侦查羁押期限应从何时开始计算呢?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至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了侦查中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但对其被逮捕后由于侦查管辖发生变化的侦查羁押期限如何计算却没有明确规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