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贩卖假学历、学位证明的刑事立法研究

2004-2-16【大中小】为了打击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的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今年7月5日联合对此问题作出司法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于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280条第2款的规定,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明知是伪造[……]

Read more

析逮捕的证明要求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法律规定,适用逮捕措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尤其是在犯罪事实方面必须达到一定的证明要求。但是,逮捕作为一种强制措施,其目的在于保证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而且,适用逮捕措施时,侦查活动尚未结束,且往往是刚刚开始,因此适用逮捕的证明要求不宜过高。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Read more

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及被告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的若干问题初探

今年三月十四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和《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这两个文件的公布,对于切实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高”和司法部联合制发这两个文件的最终目[……]

Read more

财产刑难以执行原因及对策

我国的刑罚,是国家为了防止犯罪行为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的侵犯而规定,由人民法院根据刑事立法对犯罪人适用的,建立在剥夺性痛苦基础上的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其目的通过刑罚的制定、适用与执行,对犯罪人本身及其周围的一般人产生影响,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和最终消灭犯罪。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以自由刑[……]

Read more

浅议在刑事诉讼中我国与国际司法准则的差距

2004-2-13【大中小】1966年12月16日第21届联大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76年3月23日生效,我国政府于1998年10月签署加入该公约。但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与《公约》相比有较大差距。本文就其中的主要差距陈述如下:

一、有关逮捕方面的程序规则

《公[……]

Read more

《案发经过》之忽略与校正

2007-4-6【大中小】一、《案发经过》实证之偏差。

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案发经过》作为案件侦破、揭发的直接、完整性反映,不仅集中显现犯罪嫌疑人在归案前后的行为表现,而且大量涉及犯罪嫌疑人诸多法定、酌定从轻或从重等情节。因此,《案发经过》日趋被刑事司法实务界重视,并逐步成为最终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重[……]

Read more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

刑事政策是国家针对犯罪而采取的防治方略,是人类理性在刑事领域的产物,是社会法制文明程度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刑事政策是否适时适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惩罚和预防犯罪的整体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并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犯罪、[……]

Read more

刑法中被害人承诺问题刍议

2007-6-5【大中小】[内容摘要]:被害人承诺是被害人基于自己的意志,承诺放弃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允许对自己的利益造成侵害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被害人承诺会产生阻却违法性的效果。被害人承诺的有效成立要满足一定的要件。我国刑法中对被害人承诺没有明文规定,应当在立法中明确,在总则中确认被害人承诺的地位[……]

Read more

严打要求与刑罚适用原则

严打,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对特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予以重点打击和防范的一种刑事司法和社会综合治理活动。它是国家通过刑事政策调整打击犯罪的方向和力度,确定把某些犯罪作为特定时期的打击重点,以实现有效惩治犯罪,维护法律秩序的目的。严打要求有三点,即打击犯罪要从重、从快和从严。而刑罚适用[……]

Read more

论关联犯罪

一、引言?

方法的更新能带来学科的变革,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ARYDISCIPLINE)的方法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⑴。在民法理论上,民事法律行为以法律行为的相互关系为标准,被分为主行为与从行为两大类,其中主行为是不以他行为存在为自身存在前提的法律行为,从行为是以他行为存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