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13【大中小】犯罪控制与个人权利保障科学统一的价值取向历来是各国立法和司法孜孜以求的目标。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16年来为实现刑事诉讼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任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过分偏重于社会控制一面,而忽略了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刑事审判方式职权主义色彩[……]
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研究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省市开展了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社区矫正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①]的一种有效的行刑社会化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再预防的刑事政[……]
本案是否已超过追诉时效
作者:张东超郑琳娅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杨某于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在原籍河南省某市伙同他人盗窃3次,价值4700元,随后外逃。当地司法机关在办理其同伙盗窃案过程中,于1995年6月17日以盗窃罪对杨某作出批准逮捕决定(杨某依然外逃)。1995年11月至12月杨某在浙江省某市又实施盗窃[……]
人民法院执行刑诉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破解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这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新的刑诉法改变了原刑诉法过于职权主义化的特点,采用参加诉讼的双方各自就己方主张举证、法官依据事实和法律居中裁判的控辩式审判方式。这种新的审判方式从1997年1月正式施行以来,经人民法院实践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
修改刑事诉讼法应以保障人权为核心
1979年7月1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完成了首次修改。1998年10月,我国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激起了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涟漪。2000年9月,全国人
大常委会开展刑事诉讼法执法大检查,从中发现“超期羁押”、“刑讯逼供”、“律师辩护难”三座冰山亟待消融。[……]
关于刑事证据规格的问题
所谓刑事证据规格,是指侦查、检查和审判机关在侦查、起诉、审判等不同阶段,依据刑法规定的各罪的不同构成要件,统一规范和遵循的收集、提取、采信证据的行为,证明案件发生、发展、情节、手段、后果等实在,及时侦破案件,准确认定犯罪事实,依法定罪科刑的刑事诉讼证据形态的依据和标准。在审判实践中,常有一些案件缺少[……]
立功法律研究
一、立功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立功的主体是“犯罪分子”,而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对其规定具体的含义,相关的司法解释也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所以造成“犯罪分子”的范围相当不确定。使立功的主体在司法实践中被不同的司法机关认定的范围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造成了立法的宗旨在司法实践中的[……]
论刑事严格责任
论文摘要:本文考察了严格责任的历史渊源,对现行刑法中涉及严格责任色彩的罪名作了归纳分析,指出了严格责任与刑法推定的密切联系,由此确立严格责任制度之程序性内涵,并阐述了建立严格责任制度的基本思路与可行性。
关键词:严格责任,绝对责任,刑法推定,持有型犯罪
一、引言
刑法中的严格责任,其存在之合理性在刑法界历[……]
刍议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一、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况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又称刑事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是指国家在刑事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过程中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这是现代法治国家实现司法公正和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的一个重[……]
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研究
2007-4-20【大中小】[摘要]以“人权入宪”为标志,我国的人权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是我国人权保护事业的重头戏和综合工程,其人权保障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人权保障事业的成败,意义重大。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刑事司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无视人权的问题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