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中的罪过形式理论再思考――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为分析范例

[摘要]:本文首先以故意的内部构造为视角,分析了依不同的罪过形式理论而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不同观点。在对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质疑的同时,笔者展开了对相应观点理论前提-行为标准说与结果标准说、处罚条件说与构成结果说的追问,并得出本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的观点。

[关键词]:罪过形式结果标准说行为标准说处罚条件说构[……]

Read more

刑法立法缺陷探微

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使人们把安全价值看得重于一切,这样,偏重于安全价值的刑法典和罪刑法定便作为一种必然选择的结果出现了。立法者竭尽全力用成文法来保护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的生命、财产、自由,并将其托付于充分体现法治的“凝固的智慧”,使中国的刑事法治产生了质的飞跃。欣喜之余,我们也看到,随着司法实践的检验[……]

Read more

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近年来,理论、实务界对未成年人犯罪及其预防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和研究。但遗憾的是,虽然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有所认识,却对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予以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并不多。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与未成年人单独犯[……]

Read more

论不起诉与刑事赔偿

在司法实践中,对不起诉的赔偿问题检察机关内部认识不一,与法院分歧较大,笔者认为应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一、绝对不起诉

赔偿法第17条中,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1、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被判处刑罚的。2、依照刑法第l4、15条(新刑法第17、18条)规定不负刑[……]

Read more

我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讨

[摘要]我国刑法理论界对牵连犯的处断,传统观点持“从一重处断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力主“数罪并罚论”,然而,无论持那一种观点的学者,对牵连犯的处断依据均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牵连犯的牵连关系的基础上,对牵连犯的处断依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传统的牵连犯作了类型化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牵连犯的具体[……]

Read more

浅谈当前刑事审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第八十二条第(二)项:“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的规定,被害人是公诉案件的诉讼当事人。作为当事人,他们与公诉人和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诉讼手段对等[……]

Read more

刑事裁判与公诉请求

东北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刑事案件时,公诉人是以故意伤害罪起诉被告人的,辩护人是以正当防卫为被告人辩护的,主持审判的法官则是以故意杀人罪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

这是电视直播的一起案例。因为只看了法庭辩论部分,对整个案情了解的不够,所以不便对该案的实体问题妄加议论。但笔者注意到,在该案审理过程中发生的程序问题还[……]

Read more

论罪名

关键词:并列式罪名选择式罪名合法性简明性

一、罪名设置的原则

我国的刑法至今尚未实现罪名的立法化说明了罪名设置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而把这项工作说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也不为过。因此,罪名设置必须遵循若干原则,否则,罪名设置必然丢三落四。

(一)合法性原则

何为罪名设置的合法性原则,已经出现的有关罪名的文章或不作[……]

Read more

对公路沿线刑事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公路网络遍及城乡。这不仅方便了生产和生活,也给控制和打击犯罪带来了新的挑战。四川省简阳市交通发达,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成渝公路(即312国道)、川鄂公路都途经该市。调查显示,公路沿线的刑事犯罪率较高,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文拟就该市2003年以来公路沿线刑事犯罪案件进行剖析,探讨[……]

Read more

抗震时期充分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型地震。成都市两级检察院在积极进行抗震救灾的同时,积极探索在这一自然灾害非常时期公诉工作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新途径、新措施。不仅及时化解了因刑事犯罪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而且以抗震救灾大局为重,使一些抗震救灾中特别需要的具有特殊技能的犯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