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刑法必须具有明确性,人们能够依法律的明确规定行事,预测评价自己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受刑罚处罚应以行为时法为依据和标准,即无法无罪,无法无罚。类推制度是指没有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但足以造[……]
单位犯罪的自首问题
单位能否成为自首主体,目前现行刑法无明确规定,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该条[……]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最低刑以下量刑
《人民法院报》2004年8月16日刊登了翟新、张振国的《该案应如何适用减轻处罚》(以下简称《减文》)一文,文中的龙某犯故意杀人罪,具有自首和重大立功情节,根据刑法第68条第2款,对其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对龙某如何适用减轻处罚上存在分歧,《减文》认为龙某论罪应当判处死刑,对其减轻处罚应当在死刑幅度[……]
程序公正的价值问题之探讨
2004-2-13【大中小】在本文未阐述其论题前,先理清与明确“价值”一词的含义是相当必要的,因为“价值”一词在哲学上有多种含义,因此,把握其主要内涵和特点将有助于我们的共同认识。一般来讲,价值总是与真、善、美及有用性等伦理、文化现象发生联系的,但不论它有怎样的含义,笔者认为,它都应是属于人的一种内[……]
从支持公诉看侦查阶段证据收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容提要:现代刑事诉讼中庭审的基本格局由控诉、辩护、审判三大职能构成,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合法有效,则是支持控诉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基础,本文就刑事诉讼过程中侦查机关收集证据过程中就收集证据的观念,证据收取的合法性和如何固定、保存原始证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确实充分的证据是支持公诉的基础[……]
论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监督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权。宪法同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于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检察机关的监督是法律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也是法律监督,所以检察机关不能以法律监督机关自居。
这种观点,有意无意地混淆了检察机关[……]
“拘留”有几解?――你何时可能被依法临时限制人身自由?
目前,除了司法强制措施(包括刑事强制性措施如刑事拘留和民事司法拘留)、刑事处罚和治安处罚(指行政拘留)以外,限制和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法律措施主要集中规定于行政法律当中,这些措施有一个共同的法律特征即它们都不属于行政处罚,不受行政处罚法的制约,在法律上它们属于行政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设置律师提前介入侦查案件中的受理申请登记制度之我见
2004-2-9【大中小】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律师提前介入刑事案件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介入属于新刑诉法中增加的内容,相对于法律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介入以及在提起公诉程序中的介入规定而言,目前法律对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规定显得尚不尽完善和详尽,这对律师在这方面的执业操作带来一些实践中的问[……]
新刑法总则若干内容之检讨
2004-2-13【大中小】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的新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在宏观上构筑了一个兼具保护机能和保障机能的比较完备的体系。然而,从微观视之,一些具体条文表述是否科学、严谨、合乎法理和逻辑、直至有无保留必要等,却值得检讨。本文拟就新刑法总则部分,若干条款作些分析,以求教大方。
一、关于罪[……]
对监外罪犯监管存在的问题思考
一、对监外罪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约束不力。
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在主刑执行完毕以后所执行的附加刑。从暴力型罪犯所被剥夺的四项政治权利看,对他们并无直接利害关系。因此,对其约束显得较为苍白。执法人员对这些主观恶性深的罪犯监管作用无法体现。由于暴力型罪犯固有的自控力差,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