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印件主义”走向“起诉状一本主义” 对我国刑事公诉方式改革的一种思考

「内容提要」公诉方式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诉讼法问题。我国现行的所谓“复印件主义”的公诉方式,存在着重大的法理缺陷和司法弊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对抗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确立“起诉状一本主义”的公诉方式。

「摘要题」改革探索

「英文摘要」Themodesofinitiatingapubli[……]

Read more

规范刑法解释乃刑法正确适用首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刑事法治的推进以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不断出台,刑法解释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学界的广泛反思。10月9日至11日,在长沙市召开的2003年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年会上,刑法解释问题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与会学者认为——规范刑法解释乃刑法正确适用首要问题。

刑法解释问题既是一[……]

Read more

关于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的探讨

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审核准所遵循的特别审判程序。其重要性在于它是被告人生命权的最后一道屏障,经过死刑复核核准的案件,就意味着被告人生命的终结。有了这么一道关卡,就可以有效防止错杀。不仅如此,严格遵守刑事诉讼程序,是保证死刑判决正确性的前提。因而,法律规定的死刑复核程序并不是可[……]

Read more

浅谈牵连犯

牵连犯在我国刑法条文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却经常涉及。对于牵连犯问题,在刑法理论界存在较多争议。传统刑法理论认为牵连犯是实质的数罪,处断的一罪;新刑法的规定对牵连犯既有适用从一重处断,又有适用数罪并罚。因在司法实践中这两种处罚原则并存,极易造成法律适用的不统一。为此,笔者在此谈谈几点自已[……]

Read more

酷刑与功利主义

1.为什么酷刑难以禁绝?

1.1酷刑与人类智慧

人类智慧在想方设法征服自然方面有巨大的创造力,在丧心病狂征服同类方面,也有巨大的创造力。古代中国有包括凌迟在内的花样繁多的酷刑,古代西方也毫不逊色。例如,古希腊曾有一位发明家为僭主法拉里斯设计了一个铜牛,把囚犯关进牛肚子,在牛下面点火,并在牛头上安一个精巧[……]

Read more

间接故意犯罪未遂的理论和实例

间接故意犯罪有无未遂?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直接涉及到定性量刑和罪与非罪。因而,作者试图从新的角度,通过具体案件,对间接故意犯罪未遂进行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同仁志士。

间接故意犯罪有没有未遂?各国刑事立法规定不尽一致。学者认识尚未统一。从各国立法上看,大致有三种情[……]

Read more

死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第一步的错,就是他们搞的,才导致了步步错,一直错到现在,错得我无法收场,错得我没有退路……如最后能碰到一位敢纠正错误的人,那也是上帝派来的。当今的社会敢承认错的人和敢纠正错误的人太少了、太少了……如碰不到那位敢于纠正错误的人,我也不抱怨什么,我会昂首挺胸地去上帝那儿报告(到),在那儿我会把人世间的一[……]

Read more

解释、对话、讨论:刑法司法解释的过程分析

法律起源于人类纠纷的解决,有了人类纠纷,当然就需要有一个解决的办法。这个所谓的解决办法就构成了法律的起源。这种解决的办法在原始社会表现为习惯,即全部族内的所有人都自愿服从该习惯,用该习惯来调整部族内的纠纷。随着经济的发展,纠纷的增多,原始的习惯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习惯法,即由大[……]

Read more

浅谈刑事陪审制度

「摘要」

通过对刑事陪审制度的起源、历史沿革和现状的探讨,分析我国目前刑事陪审制度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探索刑事陪审制度的改革方向,以达到对刑事陪审制度的正确定位。

「关键词」刑事陪审、起源、现状、改革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参与案件审判的一种司法制度。在我国实行的是人民陪审制度,现行的人[……]

Read more

论管制刑的立法发展及其完善

[内容提要]:管制刑是具有中国特殊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其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在新形势下,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结构进行了新的整合,管制刑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得愈来愈少,或者虽然适用但执行难以到位,以致不少学者开始对管制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