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进盗版图书再行“销售”的行为定性“发行”进而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因为入罪起点高、现实中举证困难,几乎被虚置。司法实践中,将购进盗版图书再行“销售”的行为定性“发行”,进而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此种观点在法理上存在瑕疵。可以于谦抑精神、实践边界、法律解释与修订等三个层次寻求解决方法。

《刑事审判参考》近期刊载了臧德胜、陈轶两位同志撰稿的“张顺等人侵犯著[……]

Read more

累犯的前提:犯罪还是刑罚?–对刑法修正案(八)第6条的解读

累犯的前提:犯罪还是刑罚?对《刑法修正案(八)》第6条的解读

陈金林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5期)

【内容提要】《刑法修正案(八)》第6条有关累犯的用语特征能引发我们反思通说对累犯前提的界定。通过语义分析,得不出累犯的“前罪”必须是成年人故意犯罪的结论。结合累犯的本质——刑罚迟钝型人格,累犯前提[……]

Read more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定辩护在实践中应前置到侦查阶段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定辩护应前置到侦查阶段

毛劲唐倩

指定辩护制度的确立对实现诉讼程序公正起到积极作用。未成年人作为刑诉法规定必须指定辩护的三大主体之一,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但在实践中仅限定在审判阶段,并不能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建议立法上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定辩护前置到侦查阶段。

首[……]

Read more

渎职犯罪中国有财产损失应该属于是刑法意义上的财产损失

在实践中,有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单位之间财产的非法流转,那么这种损失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国有财产损失,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国有单位之间财产的非法转移,造成一个国有单位对财产的占有管理权损失,应是刑法意义上的财产损失。

1.将国有单位之间财产的非法转移,造成一个国有单位对财[……]

Read more

实践中当事人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仅是刑事和解的前置条件

只赔偿不认罪不属刑事和解

王志凯

刑事和解实践中,一些司法人员认为当事人双方只要达成赔偿协议,就可以从轻处罚甚至不处罚。笔者认为,当事人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仅是刑事和解的前置条件,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才是如何刑罚的关键。

第一,从刑事和解存在的价值看,给予被害人或其家属经济赔偿只是就案件涉及的民事责任事[……]

Read more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作为一项诉讼制度在许多国家已经是惯常现象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三个问题

朱晓龙飞

侦查人员应当以证人的身份出庭作证,受普通证人证言规则的约束,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当案件进行到法庭审理阶段时,侦查人员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本案的侦查任务,他们之于案件审理过程,既非当事人,又不参与审理,可以从侦查阶段的侦查人员身份转换成审判阶段的证人身份,不存在身份竞[……]

Read more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若干问题研究(公检法办案指南)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若干问题研究

邢永杰

《公检法办案指南》2010年第6辑(总第126辑)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信息技术在带给人们种种便利的同时,与之相伴而生的计算机犯罪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社会秩序的稳定。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犯罪呈逐年迅速上[……]

Read more

普通农民的违法行为是否也能构成滥用职权罪?

农民也能构成滥用职权罪?
王平

2009年6月,村民钱某得知本村即将被拆迁,于是在拆迁范围内违规建房200余平方米,以谋取拆迁补偿款。房屋建好之后,钱某找到镇政府负责农村居民建房审批工作的戴某,请求办理《村镇工程建设许可证》。
戴某认为钱某明显不符合建房条件,发放许可证是违反规定的,一旦被发现风险很大[……]

Read more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宜适当扩展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认定宜适当扩展
张宇

近年来,由毒品犯罪高发而导致的吸毒人群不断扩大的现象已不容忽视,打击容留他人吸毒等犯罪已成为严打毒品犯罪的重点之一。然而我国刑法对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描述相对简单,司法实践中对该罪行的认定也仅局限于“吸毒场所的提供者”,难以满足当前惩治毒品犯罪行为的需要。笔者认为,为[……]

Read more

骗取出境证件罪的几个司法认定问题探讨(检察日报)

骗取出境证件罪的几个司法认定问题探讨
孟庆华

【内容提要】骗取出境证件罪中的“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要件应属主观要件,而不宜列为客观要件;应以骗取到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为标准来判定骗取出境证件罪的既遂未遂形态;对骗取出境证件后又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处理问题,主张以骗取出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