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76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中国现行缓刑的监管机关是公安机关,缓刑犯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只是配合公安机关实施监管。目前尚没有对考察的具体操作程序、方法作出统一规定。
法律为什么要规定缓刑考验期呢?
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缓刑考验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
二、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
三、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并非免除刑事处罚,是[……]
同时两种罪名可判缓刑吗?
我国法律有规定缓刑的具体适用情况,判缓刑要符合缓刑的条件,缓刑中没有关于罪数的规定,只要符合条件就有可能。
判缓刑的人缓刑期能够去外地吗?需要去办些什么手续?
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具体手续请咨询专业律师或当地公安机关。
醉驾肇事之后有可能适用缓刑么?
在审理醉驾案件的过程中,法院认定是否构罪的标准,主要就是依据被告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只要超过80mg/100ml的即认定构成犯罪。
在此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官们明显感觉到,由于目前对于此类犯罪在情节认定及量刑幅度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法院在作出裁判的过程中还存在困惑。
是否适用缓刑,决定于案件是否符合[……]
什么是缓刑考验期?它是怎样计算的?
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
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
缓刑期禁止令是什么回事?有法律效力的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有关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对此发布了《关于对判处管[……]
醉驾不肇事能适用缓刑吗?
醉驾是这一段时期国家比较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如果醉驾没有肇事,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不够刑事处罚的标准,自然不会被判缓刑。如果有造成社会危害后果,据法律规定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则得看具体的案件状况。
我处于缓刑考验期中,我的职务能够调动吗?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此问题有批复:根据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为严肃缓刑的考察执行,被判处徒刑宣告缓刑仍留原单位工作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一般不得调动工作。对缓刑考验期已经过二分之一以上,并有认罪、悔罪态度,工作表现良好,确因工[……]
缓刑是什么意思?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