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审讯:功能分析与机理阐释–兼论我国刑事审讯制度的改革走向
摘要:不当审讯的直接效果是获得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但容易导致冤案的发生。侦查实践中,不当审讯的存在,有其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侦查机关的目标考核和较高的刑事拘留、逮捕的证明标准是其体制根源与制度症结。治理不当审讯,应对不同强制措施之[……]
刑事辩护律师|金融罪犯辩护律师|知识产权犯罪辩护律师|白领犯罪辩护律师
不当审讯:功能分析与机理阐释–兼论我国刑事审讯制度的改革走向
摘要:不当审讯的直接效果是获得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但容易导致冤案的发生。侦查实践中,不当审讯的存在,有其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侦查机关的目标考核和较高的刑事拘留、逮捕的证明标准是其体制根源与制度症结。治理不当审讯,应对不同强制措施之[……]
中国律师的地位:现状、反思与前瞻
摘要:中国律师阶层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低;律师与行政、司法系统的同行在制度框架内享有的权利不平衡;律师的社会形象不佳,受尊重程度较低。这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负面影响、涵盖律师制度的司法权在国家政治架构中的地位长期偏低、律师制度设计上的漏洞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律师[……]
民事管辖异议制度中举证、质证和认证问题探析
摘要:长期以来,管辖异议制度中的证据问题一直困扰实务界,在作为程序性审理的管辖异议案件中需否举证、质证和认证,及如何举证、质证和认证,并无具体规则论及。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意见的规定》颁布实施后,该规定是否适用于管辖异议案件的审理,并未明[……]
刑事司法与人权保障
摘要:刑事司法在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两项主要功能时要找准惩罚与保障的平衡点并保持较小振幅;在实体人权保障要求与程序人权保障要求发生冲突时,应首先满足程序人权保障要求,同时争取达到或接近二者动态、相对同等实现的目标。完善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机制,应当树立平衡观,坚持从公平正义、宽严相济[……]
法官个人因素对法律运行不确定性的影响
摘要:法律运行的不确定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法官个人因素从法律角度、法官自身角度、生活角度广泛并深刻影响着法官的心理过程、实践过程,这种影响对法律运行有其积极贡献,但其消极作用不可忽视,制度上既要激励也要抑制这种影响。
关键词:法官因素;法律运行;不确定性;影响
作[……]
专家证人法律责任与我国鉴定人法律责任
摘要:专家证据制度对于英美法国家的法庭审判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专家意见对于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往往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法律责任通常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也应是保障专家证言的客观性的有力武器。在我国,由于对鉴定人的法律责任缺乏可实际操作的实施细则,以及[……]
谈对违法刑事职权行为的确认
摘要:刑事职权行为违法的确认是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前提条件,即确认程序是赔偿程序的必经程序。但对怎样才算得到确认,即得到确认的有效法律形式有哪些,以及确认机关不予确认又如何处理的问题,目前尚缺乏探讨。
刑事职权行为违法的有效确认形式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错误拘留的,错误[……]
万毅(上海交通大学)
2008年6月1日,新《律师法》正式生效实施,它在辩护律师权利保障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被誉为“中国法治进程又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在当前《刑事诉讼法》修改裹足不前的情况下,新《律师法》的出台更是表明了立法者以及参与立法的各方对于深化刑事司法改革、加强人权保障的决心和姿态,而这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