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两个问题的犯罪认定

夏红芬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其犯罪对象是犯罪所得。实践中,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认定存在两点疑难,笔者对此略作探讨:

首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系本罪的派生犯罪,而在本罪的犯罪对象中,有的犯罪有数额起点,如盗窃[……]

Read more

一部跨世纪的新刑法典(之二)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张军

刑法修订工作经过15年的艰苦工作历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终于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修订后的刑法将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修订刑法是人民法院早已盼望、并始终积极参与的一件大事。1979年颁布的刑法,17年来,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与犯[……]

Read more

燃烧他人财物的行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是区分构成放火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关键

【基本案情】
2003年,吴某之妻因交通事故被周某撞死,经调解,吴某与周某达成赔偿协议,由周某分期分批向吴某给付赔偿款项,但周某一直未能按约定履行赔偿义务。2008年2月6日19时许(当天晴,西风),吴某到扬中市西来桥镇东来村周某家中索要剩余的交通事故赔偿款,因未能叫开周家的门,吴某认为周某故意躲避[……]

Read more

为筹集路费投毒劫财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案情]

2010年10月,冯某在河南省新密市一家火锅店打工。干了一段时间后,冯某觉得自己干活多、工资少,就打算拿到剩下的工钱后辞职回家。一天,冯某见邻居徐某家没人,就决定翻墙入院想偷点钱回家。冯某在屋里翻了半天没有找到钱,这时,他在厕所发现半瓶多农药,心想:“何不把徐某家人毒死后再从其身上拿钱。”于[……]

Read more

以出卖为目的,入户抢劫儿童该如何量刑?

4月18日深夜,两名蒙面男子闯入小杨夫妇位于晋江金井围头村的租房内,掐住小杨的脖子,公然抢走刚出生13天的儿子。昨天凌晨6时许,警方在连续奋战50多小时后,在晋江内坑一出租房内成功解救被抢男婴,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

现场:抱回爱子母亲喜极而泣

昨天上午11时许,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门口,一中年男子搀扶着[……]

Read more

部分共犯中止犯罪行为的“有效性”改如何认定

朱明利

对于部分共犯自动放弃自身行为,其他共犯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放弃犯罪的部分共犯属于何种犯罪形态,意见很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中止“有效性”的具备以部分共犯的停止行为有效阻止共同犯罪行为,或防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为必要前提。如果个别共犯虽然停止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但是共同犯罪结果发[……]

Read more

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

作者:陈瑞华

【学科分类】刑事诉讼法

【出处】《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摘要】中国近期出现的刑事和解制度,可以大体区分为加害方一被害方自行和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等三种模式。这一新型司法程序满足了冲突双方的利益需求,使得公安司法机关可以获得一系列诉讼收益,并有助于社会关系的修复和社会的[……]

Read more

渎职犯罪中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的判断

实践中,有一些行为人的渎职行为并没有直接引发现实的危害结果,而是加上他人的过失行为或自然因素的介入,才使潜在的危险隐患变成了现实的危害结果。这就使渎职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连接显得相当间接与偶然,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叠加造成了一个渎职损害结果,即所谓多因一果,那么多种因素之间就必然产生谁应当[……]

Read more

转化型抢劫中的“当场”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案情]
2008年6月5日深夜,王某窜至一农户李某家实施盗窃。在一番翻箱倒柜后,王某共窃得财物2000元左右,自感心满意足,决定离开。此时,李某正好出来起夜,看见有个人影,立马大喝一声,吓得王某立即夺门而出。李某看到有人抱着东西向外跑,立即意识到自家遭窃,赶紧追了出去。王某一路狂奔,李某一路狂追,[……]

Read more

情人型受贿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共犯

《刑法修正案(七)》将特定关系人列为受贿罪主体,解决了非共同犯罪情形下对特定关系人的定罪问题,但实践中对情人受贿情形下认定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仍是难点。

《刑法修正案(七)》出台后,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关系人也成为受贿罪的主体,这解决了特定关系人在国家工作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而不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