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型”犯罪的适用问题辨析

近年来,以强行扣押“人质”胁迫他人履行一定行为为目的的“人质型”违法犯罪现象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此类案件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而且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甚至已成为“黑社会组织”实施犯罪、牟取暴利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准确认定“人质型”犯[……]

Read more

审理贩毒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若干疑难问题的探讨

毒品的贩卖是毒品从制造到消费过程的主渠道和中心环节,贩毒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贩卖毒品的案件在全部毒品案件中所占比例极高,但查获并审判的案件与毒品现状相距甚远,其主要原因在于贩毒属于高智能犯罪,慑于严厉的刑罚制裁,嫌疑人总是千方百计掩盖、毁灭罪证,同时采用“少量、多次、流动”的交易手段从事贩毒活动,[……]

Read more

作为刑罚价值的正义(二)

三、公平的正义:刑罚权的理性运作

(一)刑罚权的基本内容

上一节,我从总体上研究了国家刑罚权的根据,从而证明了刑罚权存在的公正性(必要性或合理性)。但是,国家拥有刑罚权是公正的,并不等于国家的刑罚就必然是公正的。只有国家的刑罚权在具体运用中真正做到理性运作,即公平地运用刑罚权时,刑罚才是公正的,才符合正[……]

Read more

缓刑考验期限从何时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三款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由于对该条款规定的“判决确定之日”在如何理解上有分歧,司法实践中,缓刑考察机关从何时开始计算缓刑考验期限并未统一,有的从法院判决书上载明的日期起计算,有的从法院判决书宣判之日起计算,有的从判决书交付执行之日起计算,有的[……]

Read more

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的法理基础

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的法理基础

摘要:本文从诉讼法理的三个要点入手,对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的法理基础进行了探讨.赋予检察机关基于“公益原则”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直接起诉的权力,不但是国家宏观法律词控的有效手段,也是检察机关监督民事实体法律实施的职责所问。

关键词: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法理研究

一、检察机关民事起[……]

Read more

信用卡诈骗罪理论探讨

2003-12-17【大中小】信用卡诈骗罪是我国刑法第196条规定的一种金融诈骗罪,也是现时社会常见多发的一种犯罪。从理论上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司法认定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会对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

刑法第196条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的罪状和法定刑,但并未揭示[……]

Read more

去职后才出售所贪房屋,数额如何确定?

案情:顾某利用其担任市公安局下属企业总经理的职务之便,在公司出资购买某商城店面后,指使公司财务人员将购房款在账上填平,并对市公安局隐瞒了公司购房的实际情况。两年后,顾某总经理职务被免除,但仍在公安局工作,并未移交该房屋。其间,顾某两次将该房屋出租给他人,共获得收益17.6万元,后又指使他人伪造公司的[……]

Read more

逮捕的撤销与变更应由由原决定机关进行审查决定

审查逮捕,是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逮捕的撤销与变更是审查逮捕的应有之义。但目前实践中存在将审查逮捕等同于审查批准(决定)逮捕的倾向,而对于逮捕的撤销、变更,则通过事后监督的方式来进行。由于受到监督信息渠道的制约,后者的监督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因此,我国审查逮捕制度需要结合司法特点[……]

Read more

检察日报: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可从六方面着手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由检察机关会同相关部门或单位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充分的考察监督,并根据考察监督的情况作出起诉或不起诉决定,具有机动性、灵活性的特点,既避免了作出决定的草率性,又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挽救,对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发挥刑法的谦抑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

Read more

论公诉机关的刑事诉讼请求

刑事起诉,是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指控的犯罪行为进行审判,以确定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以及给予何种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我国实行的是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起诉模式。公诉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人民检察院作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