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思考

刑诉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在司法实践中证人作证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向法庭提供书面证人证言;二是证人直接出庭作证。随着新刑诉法的实施,刑事诉讼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证人出庭作证这种诉讼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阐明证人出庭作证的诉讼价值和实践意义时,并非认为在[……]

Read more

超期羁押的司法救济机制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审核准所遵循的特别审判程序,是其在人民法院内部实行的一种对死刑案件的特别监督程序。应该说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特殊程序性规定体现了立法者对有关死刑案件的特别审慎的态度,有利于贯彻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方针,防止死刑滥用,从而确保适用死刑的正确性,[……]

Read more

论刑事审判对象

刑事审判对象,即刑事审判权指向的被告人和罪行,它既是刑事审判权运作的空间范围和界限,同时也是被告人防御权行使的对象和目标,因此,刑事审判对象具有限制国家刑事司法权、保护被告人权利的重要机能。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以刑事司法权力的合理配置和刑事诉讼结构的优化调整为目标的刑事司法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和加[……]

Read more

“罪名”不能成立与“犯罪”不能成立

2004-2-18【大中小】在英美法糸国家的刑事审判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当陪审团判定被告人无罪后,法官就会宣布控方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宣告被告人无罪。请注意,法官在此引用的是“罪名”一词。

而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作出无罪判决时,则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项(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

Read more

试论罪刑均衡的功能性蕴涵

2004-1-9【大中小】「内容提要」“法律是功能性的”,罪刑均衡作为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必然是功能性的。构建法治秩序,特别是刑事法治秩序,必须强调罪刑均衡的功能性蕴涵。罪刑均衡原则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罪刑均衡功能的状态和结果。不注重功能的罪刑均衡原则难以实现真正的刑事法治。研究罪[……]

Read more

论人民法院直接变更罪名的正当性

一、问题的提出

甲某在国有控股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所属的一台吊装机私自出售得款7.5万元,甲某将所得款项占为已有。后甲某的行为被告发。检察机关侦察终结后以贪污罪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发现,张某不属于国有单位工作人员,其行为不构成贪污罪,而是构成侵占罪。合议庭对案件的处理产生[……]

Read more

超期羁押期间获取的口供应列为非法言词证据

超期羁押是一种严重违反程序法规定、侵犯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在此期间,办案单位获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这种言词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是否应该排除?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超期羁押期间所获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应明确纳入非法言词证据加以排除。[……]

Read more

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非因果关系的排除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对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较为复杂,是实务操作中的一个难点,为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排除规则。

1、范围的特定性:在刑法上只有危害行为才可以是因果关系构成的原因,其他原因均不能引起因果关系的发生。

2、内容的特定性:刑[……]

Read more

论对非法证据的排除

非法证据的取舍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但由于这一命题与诉讼的基本观念和基本价值选择有着密切联系,并且深受犯罪状况和司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际上对非法证据的取舍隐含着颇为复杂的底蕴。由于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体现出对非法取证行为的彻底否定,尽管难免造成案件客观真实的失落,但却为树立权利保障观念、权力制[……]

Read more

侦查行为须监督

在我国,侦查权由国家的侦控机关独占。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机关为了调查犯罪,有权采取专门的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专门的调查工作有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和被害人、勘验、鉴定、辨认、侦查实验等;强制性措施则包括五种强制措施以及其它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财产或其他重要权利的侦查措施。此外,在司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