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瑕疵证据已成为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由于某些研究过于强调“中国的司法国情”,过分追求实然效果,忽略了从证据法学的理论高度对瑕疵证据作出严谨的逻辑论证,从而导致有关瑕疵证据的基本定位出现偏差,概念界定不清,特征描述混乱。其实,瑕疵证据属于不适格证据中的一种形式,其主要解决证据能力[……]
冲突与平衡: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内容提要】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我国修订后《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借由司法途径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实质性保护处遇。但是,作为刑事司法下“起诉裁量主义”与以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背后蕴藏[……]
审前羁押标准解读
【摘要】基于对刑事诉讼目的、价值认识的差异及文化传统的不同,各国对其审前羁押标准的界定亦有所区别。笔者于文中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审前羁押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完善设想,以期对我国的审前羁押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审前羁钾标准;价值;比较;完善
在当今社会,绝对禁止对人身[……]
申请回避权告知制度如何细化
回避制度是一个国家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司法公正、保证案件得到公正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权。对当事人享有的申请回避权,公安司法机关应以适当的方式履行告知义务,但刑事诉讼法对回避的告知程序未作出明确具体规定,只是在《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
检察机关自侦案件逮捕权上提一级问题研究
【摘要】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为切实解决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办案现象而在近期推出的又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它对于优化检察职权配置,加强对自侦案件侦查权的监督制约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人员素质、力量、思想观念、办案制度、工作机制等还存在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应当[……]
“敌人刑事诉讼法”?
【摘要】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在包括辩护权、证据、强制措施、侦查行为、起诉和审判程序等在内的诸多制度和程序环节,立法者都采取了一种“一国两制、分而治之”的立法策略,即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主义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与其他一般刑事犯罪相区别,设计和规定了一系列独特的刑事诉讼程序[……]
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完善
【摘要】前科消灭是指曾受过有罪判决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人具备法定条件时,注销其有罪或者罪及刑记录的制度。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殊权益,建立未成年人轻罪前科消灭制度是世界普遍化的趋势,我国《刑法修正案八》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是未成年人轻罪前科消灭的方式、消灭的条件、消灭的法律程序、法律效果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完善
【摘要】在法治建设进程中,以保障诉讼顺利进行为主要功能的强制措施,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不够,国家公权力任意解释法律规定、越权行使权力以及限制或侵害涉讼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本文以刑事强制措施诉讼保障功能为定位,在分析强制措施产生与演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阐述刑事[……]
刑事诉讼中的扣押:规范分析与法律解释
【出处】《法学》2008年第7期
【摘要】参考各国刑事诉讼法的普遍做法,应当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的“物品”解释为“可为证据之物”或“可得没收之物”,即包括动产、不动产、权利电子信息等在内的广义上的“物”,进而将“扣押”解释为包括多种形式(针对动产、电子信息的“强制提取保管”、针对不动产[……]
论刑事回避制度
【摘要】刑事回避是一种重要的刑事诉讼制度,它对刑事案件的公正、公平审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外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为基础,以比较法为视角,全面阐述了刑事回避的启动与决定;刑事回避的适用对象与适用原由;刑事回避的法律后果与救济等内容。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