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熟人社会”的窘境

“熟人社会”这个词,一般认为是费孝通先生在其名著《乡土中国》中率先提出来的,费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就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熟人好办事”的说法,也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

随着城市化进[……]

Read more

“刑讯逼供”的系统分析与控制

【摘要】中国刑事司法系统中的刑讯逼供现象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严重性和顽固性。解决刑讯逼供问题,无论从观念上、制度上还是其他方面着手,都不能采用单一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形而上学方法,而必须运用系统思维,也就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造成刑讯逼供问题的系统结构和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才可能[……]

Read more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反思及矫正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指导,源自于中国司法实践的刑事和解制度成为倍受推崇的一项刑事司法制度创新。任何制度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刑事和解制度的不足也不容忽视。在热情地颂扬其价值,片面地宣扬其合理性之后,狂热必须回归理性。梳理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厘清其理论误区和[……]

Read more

刑事司法赔偿责任的例外及争议

国家承担刑事赔偿责任是有限制的,如同行政赔偿责任存在例外情形一样,国家也有不必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情形或事项。这些例外,主要规定在《国家赔偿法》(2010)第19条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之中。此外,有些刑事赔偿责任的例外情形,虽未在国家赔偿法中予以明确,却因为法律对刑事赔偿范围封闭式的肯定性列举而存在。换[……]

Read more

试论隐性超期羁押的危害及其控制

【摘要】超期羁押是当前刑事司法实践一大顽疾,不仅严重侵犯被羁押者的合法权益,给其亲属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痛苦,且妨碍了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超期羁押既有表面上即明显超出法定期限的显性超期,也有以形式上合法掩饰实质上不合法的隐性超期。针对司法实践中尚不为人们所重视的“隐性超期羁押”问题,从分析其表现[……]

Read more

羁押必要性审查体现了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人民公安报》2013年4月16日第一版报道了陕西平利县办结的一起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当地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施办法(试行)》。笔者认为,这是新刑诉法得到有效实施的积极信号,也是人权保障的实践成果。新刑诉法93条的规定确立了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体现了尊重和保障[……]

Read more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否适用于电子数据

刑事诉讼法第54条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这一规定从法律上[……]

Read more

侦查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证据属性及其规范

【摘要】检察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在刑事诉讼中具有证据的属性,而且不会突破现行法定证据种类。赋予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证据资格,必须规范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制作过程,确立统一的技术规范、确定事前告知义务、完善始后全程和档案保存制度等。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作为证据,基于其特殊性,应该在示证提请权、举[……]

Read more

律师会见权的强化给反贪侦查带来的挑战及对策

新《刑诉法》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主线,以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为价值追求,对“辩护与代理”这章作了大幅修改。96年《刑诉法》在此章节仅有10条规定,新《刑诉法》则增加到16条,同时对原先的6条规定进行了修改。这次修改中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律师会见权的强化。律师会见权作为辩护权基础和核心,是被追诉人最为重[……]

Read more

监狱的悖论——监狱亚文化的传承

【内容提要】监狱文化是监狱这种特定组织内部的文化概括,它包括监狱主流文化和监狱亚文化。监狱亚文化是犯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与监狱主流文化存在一定的对抗性,往往不为主流文化所认可。监狱是各种亚文化的汇合之地,许多亚文化的积淀、适应、整合、传承都在这里顽强地进行着。监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