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适用争议问答之五刑罚适用及其相关问题

一、怎样对刑法中“以上”、“以下”的含义进行补正解释刑法第九十九条明文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应当注意对此立法解释作出补正解释:一是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关于减轻处罚的规定,此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不应包括本数,是指低于法定刑幅度中的最低刑处罚。否则,[……]

Read more

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区分?

【案情】
被告人刘美荣与被害人董中强是夫妻关系。2008年8月25日晚10时左右,董中强因琐事与刘美荣在家中争吵后撕住刘美荣的头发进行殴打,并将刘美荣的牙齿打掉一颗,身体多处受伤,刘美荣反抗时用剪刀将董中强身体多处扎伤。刘美荣在扎伤董中强后,告诉其儿媳陈晓军起来看看董中强,便步行去其姐刘秀芝家中,让[……]

Read more

浅议一般累犯的适用

累犯是指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况。刑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已经对累犯的分类、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此不予赘述。但在累犯条款具体适用时会产生颇多争议,特别是对于一般累犯,现笔者试对一般累犯适用中存在着较大争议的几个问题阐述一下自[……]

Read more

如何正确表述“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罪状

作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黄祥青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以叙明罪状方式明确规定,职务侵占罪的客观表现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本罪状的理解主要存在两处争议:一是如何界定“本单位财物”?二是如何解读“占为己有”?举例来说,[……]

Read more

浅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也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我国法律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Read more

使用不同手法实施信用卡诈骗数额认定与刑罚适用

裁判要旨

司法实践中,对于多次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等不同手法实施信用卡诈骗的,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认定信用卡诈骗的犯罪数额并适用相应的刑格,力求做到罪刑相适应。

案情

被告人张磊、俞春晓原分别系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信用卡中心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

Read more

故意伤害案件证据如何收集与审查

金石

故意伤害案件是检察机关作存疑不诉和审判环节因存疑作无罪判决数量较多的案件类型。笔者对近几年甘肃省检察院审查的37件故意伤害案进行分析,从公诉角度反思和总结了侦查取证与审查起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证据收集与审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执法理念陈旧,证据意识不强。有的侦查人员偏重收集有罪证据,对犯罪嫌[……]

Read more

责任不明的交通事故中刑事责任问题的解决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有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责任又无法认定,而且产生了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或者重大财产损失这样符合交通肇事罪的后果,对于当事人刑事责任的追究成为了问题。比如,被告人周某某于某晚驾驶小型普通客车由东向西行驶,在一个交叉路口遇张某某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至此,周某某驾驶车辆的右前部与张[……]

Read more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初探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已经成为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亟须予以高度重视。导致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

Read more

杨涛:从死刑犯见亲属看权利落实文件依赖症

重庆市在人性化执法方面作出重要探索:近日,重庆市高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死刑罪犯与其近亲属会见的规定(试行)》,允许即将被执行死刑的罪犯与近亲属会面。1月15日下午,在重庆市南岸区看守所内,死刑罪犯王某得以与其父亲见了最后一面。据悉,这是该规定出台后,法院安排的首例刑前会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