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元“活动费”应如何定性

作者:季琴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原告余某与被告顾某本不相识。1990年余某因贪污及盗窃被判刑,1998年刑满释放。余某始终对法院的判决不服,一直在申诉。一次,他与顾某的邻居说到此事,顾某听说后便主动跑到余某处,谎称其外孙在中院当院长,他保证在2个月内给余某一个说法,但余某必须先给他人民币300[……]

Read more

普通法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解与启示

2004-2-10【大中小】内容提要:普通法国家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表述是“毫无合理怀疑”(也有的表述为“确信”),香港刑事诉讼在各类犯罪罪名、犯罪情节的证明要求上也是如此。这种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反映了人们认识客观存在的主观性,强调了主观认识的事实与客观的真实之间的差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不足,它[……]

Read more

法理依据分析之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梅宏

●“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是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面临的首要问题。关于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依据,成为学界无法回避并已产生观点争鸣的问题。

●由于环境损害的危害巨大,事前预防、应急控制比司法救济更重要,因而应尽量避免通过诉讼解决环保问题。

●人民检察院不必经常担当环境公益诉讼的第一原告,而应在其[……]

Read more

辩护人与被告人亲属共同贿买被害人作虚假陈述如何定罪

作者:杨世雄李平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被告人肖某,男,成年,大学文化,江西省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因涉嫌犯妨害作证罪被逮捕。

被告人梅某,女,成年,江西省赣州市某企业职工。因涉嫌犯妨害作证罪被逮捕,后被取保候审。

被告人阳某,女,17岁,初中文化,酒店服务员。因涉嫌犯伪证罪被刑事拘留,后因怀孕被取保[……]

Read more

周某的行为应该构成抢劫罪还是敲诈勒索罪

作者:陈锦新

周某?女,35岁?向吴某借款后一直未还,吴某向其追索。周某的朋友李某将周的行踪透露给吴,周被迫将其车辆折抵给吴偿还了借款。周某怀恨在心,欲报复李,向李索取钱财。2002年7月12日上午,周某纠集景某将李骗至一洗浴中心,周打了李两嘴巴,说:“都是你害的我没了车,你要赔偿我损失,否则弄死你[……]

Read more

罚金刑尚未执行完毕又犯新罪的不应该数罪并罚

笔者认为,罚金刑尚未执行完毕又犯新罪不应数罪并罚。

一、罚金刑与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方式上的差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犯新罪应如何处理的批复》(下称《批复》),明确规定了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犯新罪应当数罪并罚。有观点认为,罚金与剥夺政治权利都属于附加刑,适用于剥夺政治权利的[……]

Read more

亲友协助配合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仇万娥杨天良

自首从宽,是我国刑罚的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也是一项重要的法定量刑情节。自首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化、法律化体现。我国现行刑法总结了长期以来刑事立法和司法经验,结合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自首制度。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

Read more

用制度来保证死刑判决的慎重和公正

3月17日,在去合肥的飞机上,我同时看到几份报纸报道了“当代窦娥冤”聂树斌被错杀一案的消息:一个不满21岁的年轻小伙,在一起奸杀案中被张冠李戴,已于10年前被执行死刑,直至真凶落网,才冤案大白。

又一个无辜的生命被错杀,这是多么地令人心痛,多么地令人扼腕!

人们肯定记得,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

Read more

合同诈骗犯罪中的“主观目的”在实践中如何认定

一、基本案情
2008年1月10日,被告人彭某分别与受害人彭某某、彭枫某以经营铲车的名义签订了承包固定分红合同,由彭某某、彭枫某各出资51000元,每月固定分红2600元;以经营铲车的名义向受害人彭某祥出具借条,取得彭某祥资金51000元,约定每月分红1500元;2008年1月20日,彭某与彭某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