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类案件办理攻略

醉驾入刑以来,各地都办理了大量的醉驾案件,有些地方甚至占到了总案件的20%以上,并且各地基本上都出台了快速办理机制,在7天刑拘期内将侦、诉、审全部完成,证据数量较少,案情简单,基本都没有请辩护律师,所以各地一般都指定资历尚浅的专人办理。因此,醉驾案件办理多流为形式和走过场,对醉驾案件的研究也是不足的[……]

Read more

王昭武:扒窃入罪:反思与限定

【内容提要】扒窃入罪,不受数额与次数的限制,会模糊行政罚与刑事罚的界限,导致选择性执法,有损司法的公正与权威,因而有必要予以限制。但书规定是限制扒窃入罪的法律根据,可罚的违法性理论是界分行政罚与刑事罚的基本理念。只有达到盗窃罪构成要件的类型化的违法性的最低标准,满足盗窃罪的违法性的“质”与“量”,[……]

Read more

萧瀚:律师应该对什么负责

编者按:

本文发表于《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八期,发表时有改动,标题也改为“律师如何讲政治”,现将原文发表于作者博客。

日前,全国律协向各地下发文件,指导各地律协要管好当地律师,在办理涉及群体性、敏感性事件的案件时,要听党的话,“承担社会责任”,“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律协并将[……]

Read more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反贪案件初查证明标准的定位与确立

【内容提要】初查是反贪侦查工作的首要环节,但是,现行法律对初查并没有规定明确的证明标准。从司法实践看,确立反贪案件初查证明标准有其必要性,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需要,是指导初查取证的需要,是构建初查监督体系的需要。应借鉴域外的证明标准设定经验,确立我国反贪案件初查的分阶段证明标准体系——启动初查的证明标[……]

Read more

秦兵:当警察来敲门

秦兵(北京京华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

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都主张法治,律师、记者、企业家经常面临着风险,怎样在警察敲门的时候和警察构建和谐,应该成为律师、企业家和记者的基本技能。

从98年到现在我大概经历了7、8次,甚至10次之多被警察抓的事情。最长的一次被滞留的时间是12个小时,短得又2、3个[……]

Read more

陈瑞华:公安何以滥用权力

看着手头这一系列涉及少数公安人员滥用权力的案例材料,心情格外沉重:本来应当是“人民忠诚卫士”的司法警察,何以变成公民基本权益的任意侵犯者?!本来应当是社会治安维护者和民众最可信赖者的公安机关,又何以成为老百姓避之惟恐不及的衙门?!

这是一些为人们所司空见惯的案件:公安机关将某一“涉嫌犯罪”的公民拘留[……]

Read more

孙明泽:论量刑程序中的证明责任

【内容提要】量刑程序的证明责任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建立以后,这个问题也更加突出。量刑程序证明责任应当是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统一,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不仅有提出证据的责任,在提出的证据不能证明案件事实时也要承担不利的后果。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应当承担证明被告人[……]

Read more

顾卫兵:公诉人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的定位及作用

【内容提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和完善是刑诉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公诉部门承担着证据合法性证明的主要职责。公诉人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要有所作为,敢于担当,确立“主角”意识,公诉人不再是单纯的实体指控角色,还要有一个“程序公诉”的角色切入。应转变观念,强化证据合法性意识;改进方式,完[……]

Read more

侯 毅:非法拘禁罪法律适用问题浅析

【内容提要】非法拘禁罪《刑法》条款中第1款为基本犯,第2款前半段属刑法中的结果加重犯,后半段属刑法中的注意规定,而非法律拟制。“使用暴力”过失导致被害人伤残、死亡结果出现的,应当依结果加重犯的规定定罪处罚;“使用暴力”故意致人伤残、过失致人死亡的(故意伤害致死)应当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使用暴力[……]

Read more

李朝晖:论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

【内容提要】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罪实行行为认定的科学性和准确度仍显不足。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将交通事故中的违章行为混同为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以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责任认定替代犯罪实行行为的判定,以结果责任方式确定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上述做法不适当地扩大了交通肇事罪的打击面。正确理解与认定交通肇事罪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