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均:特立独行的法律人

在法学界,有一些不盲从通说且风格鲜明、独步学林的学者被学界称为“特立独行者”。法学界的这些特立独行者一般观点新颖独到,理论独树一帜,给法学研究带来了些许生机与活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学理论的长足发展。特立独行者的新颖观点在获得喝彩声的同时,也受到了法学界的批评和批判,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

Read more

温建辉:维权过度无罪论

摘要:维权过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错误,维权过度对超过索赔限度存在疏忽大意的过错心理。维权过度因为是疏忽大意的过错心理,而过失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所以,维权过度不能构成犯罪。设套约谈消费者涉嫌诬告陷害罪,为虎作伥的公职人员涉嫌徇私枉法罪。对从事生产销售的商家实行社会监督、打假维权具有法律依[……]

Read more

漆多俊:也谈死刑适用问题

一、

近来有关法院所判决和执行的几个死刑案件,在社会上(网络舆论)引起强烈反响。有关政府部门和法院人士的态度同民众舆论的意见往往形成明显反差和对立。有些经办法院就案件审理和判决对社会舆论作了回应和说明,这种态度较以前有进步,是好的。但仍难以平息社会舆论的质疑和责难。以上这种情况的存在和蔓延,对国家和社[……]

Read more

陈闻高:犯罪心理画像论

【学科类别】犯罪学

【出处】《犯罪研究》2013年第6期

【写作时间】2013年

【中文摘要】犯罪心理画像是在研究罪案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透视案件痕迹物证中的心理痕迹和心理现场,在重建犯罪过程中分析未知案犯的形象和行为、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群等,从而确定作案人范围的侦查技术。考察犯[……]

Read more

梁治平:这一千年的法

回顾过去的1000年,我们清楚地看到,法律在传播、移植、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逾越文明的界线,成为不仅主权国家而且世界秩序的重要构成部分

据史家记载,公元1000年前夕,欧洲人以为世界末日将至,甚至帝国公牍亦以“兹以世界末日行将来临”等语开端,以至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生产情绪低落,赴罗马朝圣者络绎于途。当[……]

Read more

拉德布鲁赫:法律的不法与超法律的法(1946)

纳粹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只知道用两条原则使其顺从者,其一是军人,其二是法律职业人,来束缚自己,即:“命令就是命令”;“法律就是法律”。“命令就是命令”这条原则从没有无限度地适用过。在命令被发命令者用于犯罪目的时,服从义务终止(《军事刑法》第47条)。而据悉,“法律就是法律”这条原则,对此是没有任何[……]

Read more

论死刑复核阶段的刑事辩护

作者:汤汉军律师

死刑复核制度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的同时也是特有的刑事司法制度,在西方国家,是没有死刑复核制度的,他们通常采用的是三审终审制。而我们国家,由于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为了对死刑案件表示慎重,故在两审终审制外,单独安排了死刑复核制度(刑事诉讼法第三篇第四章共六条)。因此,死刑复核制度带有浓厚的中[……]

Read more

龙宗智:我国非法口供排除的“痛苦规则”及相关问题

【摘要】“两高”司法解释,就非法口供,以“在肉体上或者精神上遭受剧烈疼痛或者痛苦”为核心判断要件,因此可称为“痛苦规则”,从而有别于“自白任意性规则”。痛苦规则适用于肉刑与变相肉刑、多种非法行为叠加达到同等程度,以及严重威胁等情况。对于违法、不适当地采用引诱、欺骗方法取供,可用不能“查证属实”即客[……]

Read more

网络敲诈勒索、非法经营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网络敲诈勒索、非法经营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刘静坤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第6条、第7条分别规定了在信息网络上以处理网络信息为手段实施的敲诈勒索犯罪和非法经营犯[……]

Read more

陈兴良:风险刑法理论的法教义学批判

风险刑法理论的法教义学批判

陈兴良

【摘要】风险刑法是从风险社会中引申出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刑法话语体系,近年来活跃在我国刑法学界。对比风险社会的风险与风险刑法的风险,即可发现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险。风险社会的风险是后工业社会的技术风险,这种风险具有不可预知性与不可控制性,根本不可能进入刑法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