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罚金刑制度的建议

作者:董仁喜

罚金刑不剥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顺应了刑罚轻缓化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我国罚金刑制度有待完善,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扩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统一罚金刑的适用标准。

我国刑法中对大部分侵财型案件规定了罚金刑,但对5000元至1万元的贪污、受贿及挪用特定款物、挪用资金等犯罪并未规定并处罚金刑。笔者[……]

Read more

指控罪名与法院认定罪名不一致的处理

作者:◇赵远

一、相关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一)项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但这一法条并未直接阐明法院可否改变检察院所指控的罪名,而仅明确了在何种情况下法院应当作出有罪判决。直至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6月出台的《[……]

Read more

信用卡诈骗罪认定的若干问题研究

梁华仁、郭亚

内容摘要:信用卡诈骗罪是以信用卡作为犯罪工具的诈骗犯罪。本文从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入手,对信用卡的范围、犯罪构成要件以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理论与实践对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诈骗罪,金融诈骗罪,信用卡犯罪,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

一、信用卡诈骗罪概述

根据刑法第19[……]

Read more

挪用公款的几种特殊行为性质认定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熊选国立案庭审判员苗有水

熊选国(以下简称熊):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挪用公款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二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三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一般说来,挪[……]

Read more

趁人被抢劫悄悄拿走被害人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案情】
某日,高某、王某、张某预谋到某街道实施抢劫,恰逢凌某路过此地,三人遂对凌某进行殴打,逼迫其交出身上钱物,遭到凌某拒绝后,三人把凌某按倒在地,高某强行夺下凌某的手包,凌某大声呼救,张、王二人见状匆忙逃走,高某持手包逃走时,被被害人凌某抱住腿,高某于是将手包仍在路边,挣开凌某的手逃跑。与此同时[……]

Read more

张某的行为应以诈骗罪还是盗窃罪论处?

作者:韩琳

2004年8月的一天傍晚,张某潜入朋友李某家中,窃得电视机一台(价值3000元)。当其抱着电视机刚出李某家门时,恰巧被回家的李妻汪某发现。汪某认识张某,见此情景便问张某为何搬走她家的电视机。张某随即谎称李某因欠其3000元至今未还,是李某让其来搬的。汪某不信,要张某等李某回家后说清楚,张[……]

Read more

交通肇事罪岂能构成共犯!

河南陕州律师事务所河南省陕县司法局曹红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然而笔者认为此条规定既违背了我国《刑法》[……]

Read more

工作人员盗用电脑密码套取现金的行为定性盗窃罪是否恰当

作者:赵合理

案情:

1997年4月,被告人王某在担任陕西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某证券营业部委托交易柜柜员期间,发现可利用营业部证券交易系统软件存在的漏洞套出现金。同年9月,王某将这一秘密告诉崔某和任某,3人共同预谋套取营业部现金,商定由崔某、任某偷看该证券营业部委托交易柜其他柜员的上机密码,由王某用该密码[……]

Read more

受贿罪中“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的司法实践认定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作为受贿罪“利用职务之便”中的重要问题,司法实践中认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从相互关系的基础看,是基于自然人关系还是基于职务关系。双方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有不少是血缘、婚姻[……]

Read more

从共同犯罪原理看买卖毒品案件的并案审理

对买卖毒品案件,司法实践中大多是将买卖双方并案审理,理由是便利诉讼举证、质证,可以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从共同犯罪的基本原理看,较为牵强。根据刑法规定,成立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的犯罪行为,其中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事实,指向一致,方向单一,共同作用于同一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