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判决主要取决于案情状况,比如当事人主观态度、案件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等等因素,并不是取决于当事人是不是愿意多出钱“摆平”。法律的设置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当然,如果事后给与被害人适当的补偿的话,能成为法官从轻判决的考虑因素。
什么是立功?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投案自首后,在主动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的同时,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或者犯罪分子提供重要线索,使案件得以侦破的行为,可视为立功。
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是指揭发他人与自己共同犯罪的事实和揭发他人单独或他人与第三人共同犯罪的事实。揭发他人的犯罪事实,应当符合:
一、确有犯罪事实存[……]
四川省未成年人犯罪有自首和立功 3年以下刑罚可免除是怎么回事?
四川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法院、省司法厅联合出台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继续危害社会现实可能性不大的,检察机关一般不做出批准逮捕决定;未成年人可能判3年以下徒刑,但有自首和立功表现的,免于刑事处罚。”
刑事律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可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哪些法律帮助?
(1)提供法律服务、代理申诉和控告
(2)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符合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情形的,可以向公安司法机关申请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3)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的,可以要求有关机关解除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措施;
(4)不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其提供法律服务、[……]
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能不能同时进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使用范围相同,凡是能适用取保候审的,也能适用监视居住,但是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不能同时并用,只能择其一适用。对于在什么情况下采取取保候审,什么情况下选择监视居住,法律上没有规定,在实践中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但是在实践中的一般做法是在犯罪嫌疑人、被[……]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也称举证责任,是诉讼法和证据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指司法机关或某些当事人应当收集或提供证据证明应予认定的案件事实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认定、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证明责任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诉讼中出现的案件事实,应当由谁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以及在诉讼结束时,如果案件事实仍然处于真[……]
人民检察院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适用)
人民检察院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适用)
检刑附民诉[]号
被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是否刑事案件被告人等)
(对于被告单位,写明单位名称、住所地、是否刑事案件被告单位、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等)
被害单位……(写明单位名称、所有制性质、住所地、法定代表人[……]
证人证言的采用
证人证言是证人对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实向法庭所作的陈述,证人始终是案件的第三者,证人证言永远不等同于当事人的承认。因此,证人证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这有限的效力也要经过法官的认证,达到内心确信,才能成立,证人在作证时,其证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实,即一些猜测,推断或评价性的东西。法官在判断证人证言时,要[……]
刑事证据的特点
一般认为,所有证据都应当具有证明力和证据能力。证据证明力是指证据对于待证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证据的证据能力,是指证据资料在法律上允许其作为证据的资格。这是证据的基本特征。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也基本反映了上述特征,具体表现为:
1.客观性。诉讼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诉讼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人们主观猜测和虚[……]
自首立功认定中八大疑难
自首和立功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最广泛适用的法定量刑情节,正确适用自首和立功制度,特别是厘清当前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对于司法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刑法对自首和立功实体规定的相对稳定性,从宽处罚规定的相对原则性以及对自首立功证明材料的证据形式、证据效力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