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的保密工作

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切实抓好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的保密工作。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的涉密环节多,保密难度大,整体性强,工作中要注意抓好以下环节:

一、加强举报工作中的保密,这是案件查处的基础。

举报部门担负着接受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的重要任务,是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线索的源头,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第一个涉密环节。因此,加强举报工作中的保密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做好此环节的保密,需注意:

1、要精选人员,强化保密观念。鉴于控申举报工作的特殊性,在人员安排上必须精选保密意识强,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踏实的人员担任此项工作,并要注意加强保密教育,强化保密意识。

2、严格线索管理制度。一是要严格执行《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坚持一个窗口对外,任何部门收到的举报材料都要交举报中心统一登记和管理,严禁私自开拆和处理。二是举报部门内部也要明确责任。对于收到的群众来信,要由专人拆封和管理;群众来访专人接待;举报电话设专机、专室隔音、专人接听并分类登记。这样不仅有利于举报线索的保密,避免线索的丢失,而且一旦在此环节发生泄密问题,也有利于责任的认定。

4、严格执行初查规定。根据《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自侦、举报部门均有初查权,但初查的范围有所区别,工作中要注意:一要严格按照各自的初查范围进行初查;二要严格执行初查由检察长批准的规定,避免因随意初查而引起泄密事件的发生;三要严格执行初查工作应当秘密进行的规定,避免打草惊蛇。

二、加强侦查中的保密,这是案件成败的关键。

侦查阶段是查办职务犯罪的关键阶段,是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阶段,同时也是涉及人员最多,涉密范围最广的阶段,因此加强侦查中的保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成败。此环节要注意:

1、严格制度,严明纪律,警钟常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是社会各界时刻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那些自身存在问题的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不惜一切手段,利用各种关系,千方百计地打探案情,给侦查工作设置重重障碍。如果稍有不慎,就会给侦查工作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案件会因此“流产”。因此在侦查工作中要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保密纪律作为一项硬性规定,做到警钟常鸣,使干警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

2、明确保密重点,制定相应措施。在侦查工作中,要切实保好密,必须明确保密重点,注意在以下方面,对以下人保好密,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1)对内部人员的保密。内部人员包括直接参与侦查的专案人员和非专案人员。为了工作的需要,内部人员之间的保密也是非常必要的,干警之间应相互理解,互相支持,非专案人员不要打听案情,严格控制案件的知悉范围。

(2)对外部人员的保密。包括:①对案件本身所涉单位人员的保密。侦查工作中的保密是非常必要的,但侦查工作又不可能绝对封闭起来,在侦查工作中免不了要调查有关单位,询问有关证人。这就要求在调查询问中,一方面要注意对有关人员做好保密教育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提高询问技巧,尽量隐蔽侦查意图,在侦查谋略上下功夫,把办案中的保密工作做活。②对党政领导机关的保密。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有关领导机关了解案情,按规定是允许的,但从保密角度讲又会产生一些不利因素,对此情况要制定出严格的制度,非经领导批准,办案人员不得私自将案情透露。③对家属亲友的保密。在侦查工作中,办案干警还要注意在家人、朋友面前不要谈论案情,不有意透露案情,要正确处理好公与私、情与法的关系,尤其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决顶住说情风,带头同泄密行为作斗争,使保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批捕起诉阶段的保密是案件顺利查处不可忽视的阶段。

办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确保万无一失,保密工作必须贯穿于检察业务的全过程,因此,批捕起诉过程同样是同泄密行为作斗争的过程。尤其是在现在起诉阶段律师可了解有关案情,而当前律师队伍素质又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一旦放松警惕,法律的规定就有可能给一些职业道德低下的律师可乘之机,且目前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相互串通,对抗法律的事例时有发生,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工作中既要注意不能任意限制律师应有的权利,又要注意向律师提供材料时,严格控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总之,在当前人际关系复杂,科技发达,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的情况下,要保证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首先抓好保密工作。

杨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