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司法能力规范管理机制–人民法院如何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提供司法保障
摘要: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快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成都发展新跨越,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为我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供司法保障是义不容辞的政治与法律责任。为此,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知识产权庭)以司法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规范化管理为核心,以培养专家型法官为基础,以延伸服务为契机,以调研宣传为依托,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关键词: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司法能力;规范管理
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活动中,人民法院如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知识产权庭)肩负着审理全省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及全市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涉外商事案件的重任,在审判工作中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强化公正效率理念,规范司法保护行为,为优化创新环境、构建诚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以培养专家型法官为基础,促进审判工作“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好的法律制度,还要有好的执行者。在司法审判活动中,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定纷止争。法官是特殊的职业群体,法官素质是决定执法水平以及社会公信力塑造的重要因素。加之知识产权案件本身又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强、难度大、影响广的特点,因此更应注重专家型、复合型法官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