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思想、道德风尚的传播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培养人,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又促进了人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的素质好坏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师德、师风上严于律己的老师,才能充分发挥出育人、树人的作用,才能成为真正“人类灵魂工程师”。近年教师犯罪,尤其对在校未成年女学生的性犯罪,在社会上时有发生,虽然只是极少数,但由于老师地位的特殊性,其负面作用却是十分巨大。据定远县检察院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教师猥亵儿童、奸淫幼女犯罪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
一、当前教师猥亵儿童、奸淫幼女犯罪的特点。
1、侵害的对象特定,基本上都是在校的未成年女学生。通过对定远县检察院近年来公诉的老师猥亵儿童、奸淫幼女犯罪案件的调查发现:被猥亵、奸淫的近十名幼女中,绝大多数岁数都在十岁以下。因为十岁左右的小孩少不经事,还处于什么都不懂的年龄阶段,自身还没有严格的好坏标准,同时老师在她们心中比父母更有威严和说服力,所以对心中崇敬的老师没有防范意识,因此极易被一些道德坏、品质差的教师侵害。
2、手段简单,但危害极大。被告人均以小恩小惠给几个作业本或几元钱取得好感,然后借口给其补课、谈话或威胁不听话就开除学籍等方法,奸淫、猥亵幼女。同时由于未成年女学生正处于长身体时期,她们被侵害不仅使她们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影响到她们今后生活、学习,也给她们今后的人生发展蒙上了一层永远摆脱不掉的阴影。
3、此类犯罪基本上发生在偏远地区。如定远县检察院公诉的几起教师猥亵儿童、奸淫幼女的犯罪案件,犯罪地都是该县交通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乡镇。
4、犯罪现场及时间特定。基本上犯罪地点都在教室、办公室或老师宿舍。该类案件发生的学校一般建在离村镇较远的地方,学生放学后,大部分师生都不住校,学校较寂静,这为少数心理扭曲的教师实施犯罪提供了方便。如许某某就是利用放学后办公室、教室无人时实施犯罪的。
5、侵害具有欺骗性,一般不易被发现。因为教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加上这些老师在实施犯罪时,基本上都借口给学生补课,因此不易引起学生家长及一些其他人的怀疑。同时,由于大多数女学生胆小怕事,性格软弱,对教师存有畏惧的心理,被侵害后大都会保持缄默,不敢去告发犯罪者的罪行,所以这些犯罪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如许某某先后猥亵、奸污多名十岁左右幼女,且持续时间长达几年,仅因偶然原因,才被发现。
二、教师猥亵儿童、奸淫幼女犯罪的成因。
1、封建思想对社会部分成员特别是农村人口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教师猥亵、奸淫幼女案件多发生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偏远乡村,那里思想愚昧,法律意识淡薄。加上封建旧思想、旧传统、旧习俗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子女被侵害,往往顾面了,怕伸张出去影响小孩的前途,而“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不敢告发或者私下了结。这就给个别教师犯罪留下了可乘之机。
2、现代西方腐朽思想的冲击使得某些老师本来不很牢固的传统价值观念所剩无几,加之对西方许多价值观的曲解,导致了性犯罪行为的发生。定远县检察院所办的几起猥亵、奸淫幼女案件中,几个被告人平时都不注意自身修养,向往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热衷于玩乐,寻求不健康刺激,从而导致了该类犯罪的发生。
3、教师的性犯罪的产生与自身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有关,特别是某些老师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水平低下,对自己的神圣职业缺乏责任心。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各种利诱因素无处不在,肩负着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注重自身修养,而相反极少数教师由于道德观、人生观扭曲,平时不注重培养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一昧放纵与满足自己的欲望,不从小事抓起,从而触犯了法律,受到了严惩。如李某某原是农村孩子,父母含辛茹苦供其读书。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多次在教研工作中取得蜚然的成绩。本应继续努力下去,加倍回报家庭与社会,可他却放松了对自身的道德约束,在罪恶的思想一次次萌芽后,终做出了令人不齿之事。
4、大众媒体传播工具所进行不适当的内容宣传也起了一定的诱发和教唆的作用。电视、电影中充斥色情内容,黄色书刊、影碟在市场上泛滥,网络中黄色网站的存在等等,都在一定程度诱发了性犯罪行为。如犯罪分子李某某就是迷恋上网浏览黄色网站,犯罪分子许某某、唐某某也是观看了黄色书刊、黄色录像中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不能自拔,而诱发了犯罪。
5、虽然法律完备,但在社会生活中宣传的不够广泛,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也开展的不够,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视得不到位,也导致了教师猥亵儿童、奸淫幼女犯罪的增加。通过调查发现,这些犯罪分子,虽然文化知识层次较高,但道德素质却很低下,法律知识也很匮乏。在他们心理中惟有“自我”,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崇高理念早已抛之脑后。
三、针对这种犯罪,在依法严厉打击严惩的同时,必须从源头抓起,总结经验,制定对策,从而有效地防止此类案件的发生。
1、要加强学校各项制度建设。从整顿、加强学校内部的制度和纪律建设入手,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违者必究。同时,要热情关心老师的思想、生活,特别是性格内向、孤僻,个人生活不能及时解决的教师,更应多关心、多帮助、多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动态、信息,努力将不良矛头,消灭在萌芽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有序性。
2、要加强法制、道德及政治思想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法制、道德、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知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做到在工作中让他们能够时刻以法为准绳,以道德为标准,来约束自已的行为,使之深刻体会到违法犯罪行为会给自身和家庭、社会造成不良后果,进而增强教师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在群众中法律宣传力度,以案释法,用事实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在宣传中,要深入农村,走向田头,把法律宣传到千家万户,消除法律宣传死角,提高广大群众运用法律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以此来打击和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维护好广大群众合法权益。
3、要重视学校和家庭的作用。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同事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调节、监督、教育、诱导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防范网络体系,形成一个相互监督、互相教育的氛围,进一步提高老师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有效减少该类犯罪行为的发生。
4、要加强文化建设,培养老师的健康情趣和爱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要为老师尤其是农村的,特别是交通不便地处偏远的学校老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要加大投入,加强对这些学校的基础建设,如进一步改善学校教室、老师住宿条件,建立各种娱乐活动设施等等,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使他们建立起高尚的、健康的情趣、爱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5、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并使其掌握有关性知识。加强在学校的法律宣传,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同时也要破除封建意识,在学校开展有关性知识教育,使学生对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通过这些来提高在校女学生的警惕心和敢于与犯罪作斗争的勇气。
李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