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边界:检察建议的实证分析

万毅李小东

[内容摘要]:从规范依据角度讲,检察建议作为一项公权力的法律依据不足规范化程度也不高但在实践中检察建议事实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权力结构体系,是一项实践中的权力从法理角度分析,对实践中运行的检察建议的属性和效力应当区别对待: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建议,应当承认其公权力的属性和效力,并积极规范其权力运行方式;而对于履行社会治安治理职能的检察建议,则应当否定其公权力性质,并退出公权范畴

[关键词]:检察建议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社会治安治理

导论

什么是检察建议,现行的制定法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内涵,但在司法实务当中,几乎所有检察机关的主要业务部门实际上都在广泛地运用检察建议通过媒体,也经常可以看到诸如一份检察建议,为企业挽回百万损失之类的报道然而,在理论上,检察建议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一方面,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关于检察建议的抱怨之声,认为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滥用,理应取消;另一方面,检察实务部门的人士往往又认为检察建议没有足够的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进而不能体现出法律监督的权威性,理应加强那么,检察建议究竟是不是一项权力?它在实践中运行状况如何?其法理性基础何在?对此,本文拟从规范实践以及法理三个层面展开初步的研讨

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专门的严格的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没有概念,我们便无法将我们对法律的思考转变为语言因此,本文在展开正式研究之前必须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检察建议的概念做一个清晰的界定对于检察建议的概念,实践当中大致有以下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