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侵吞公款的行为构成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

本案中临时工侵吞公款如何定性
作者:杜凉虹

案情:
1998年初,农业银行某市区办事处有一辆以资抵贷的新奥迪100型骄车,购车发票、合格证等手续齐全,办事处决定给该车入户上牌,由分管后勤工作的副主任汪某负责办理。因正常的入户上牌所需费用过高,该办事处聘用驾驶员宁某为了从中赚钱便向汪某提出“套牌”(套用其它有户口车辆的牌号)入户能够节省费用,只需10万元即能办妥(宁某供述明知套牌车不能花费10万元)。汪某将此办法向办事处领导汇报并经集体研究同意后,即安排宁某具体去办理“套牌”入户手续,并让办公室在套牌过户时出具证明。

之后,宁某用一张虚假的10万元收据在单位报销支出的10万元公款加上自己借款8·5万[……]

Read more

为实现自己的债权而从债务人那里进行盗窃的行为如何定性

该案窃取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作者:梅海洋

案情:
张某在村头开一小店,其多次从个体批发户王某处进日常用品,共欠王某货款3万余元。王某多次向张某索要货款,张某均以小店经济困难为由拒不给付。2002年5月12日,王某到张某所开的小店向张某索要货款,张某仍然推诿。王某便趁张某卖货之机,将张某刚从银行取出的放在柜台里的2万余元现金窃走。王某回家后打电话告诉张某自己的窃取行为。张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王某抓获,王某对自己的行为也供认不讳,但称自己拿走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债权。

评析: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王某这种为实现自己的债权从债务人张某处窃取两万元的行为如何定性,产生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

Read more

在自己不知道是否构成犯罪的情况下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是否属于自首

本案被告是否属于自动投案
作者:赖见兴

案情:
张某与邻居李某因相邻纠纷引起打架致双方受伤,尔后张某于当天到公安机关报案,如实陈述了案发整个事件前后经过。邻居李某第二天到检查伤情后,经法医鉴定其损伤程度为轻伤。后李某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张某犯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评析:

法院在审理此案的过程中,对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大家均表示同意,但对张某是否具有自首情节则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自首,理由是:

一、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本案[……]

Read more

亲友主动报案和扭控将被告人抓获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

本案被告行为能否认定为自首
作者:耿复永张震

案情:
被告人闵某因为对女儿(即本案被害人)的男友不满,多次与女儿发生矛盾。2002年12月24日早晨,闵某又因阻止女儿继续同男友交往与被害人发生争执,厮扯中,闵某持铁锤对被害人的头部猛击数下,致被害人当场死亡,而后将被害人尸体移至其卧室床下藏匿。被告人的弟弟于当日下午发现被害人的尸体后,为了防止被告人逃跑将家属院大门锁闭后迅速报警,并在院中将被告人扭抓、控制,110警察及时赶到将被告人抓获。

评析:

对亲友主动报案,将犯罪分子送去投案应认定为自首,笔者有不同的意见。

首先,被告人闵某主观上无自动投案的意思表示。换言之,闵的最终归案并非基于其本人的意志。《[……]

Read more

盗窃被别人合法保管的但属于自已财物是否构成盗窃罪

盗窃自已财物是否构成犯罪
作者:鲁开凌徐英杰

案情:
张某(男,25岁)于2002年元月15日将自已的一台价值近2000元的电脑交给某维修部闫某修理,同年3月25日下午15时许,张某窜至闫某的维修部,爬窗入室,将该台电脑盗走,后案发张某被抓。检察机关以张某犯盗窃罪将之公诉至法院。

评析:

法院审理后,对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认识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张某盗走的是自已的财物,算不上非法占有,也没有侵犯他人的财产权。

另一种观点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本案张某窃取的虽是自已的财物,但却是为闫某合法占有的财物,作为闫某在接收送修物后,该物的管理权便转移到了闫某手中,闫某对该财物的毁损[……]

Read more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

本案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作者:崔纪元李曼曼

案情:
常征是新乡市某超市保安人员,其职责是负责该超市营业部的安全,但是,他并没有安心工作,而是打起了超市财务室的主意。在2002年7月6日凌晨2时许和2003年1月30日凌晨2时许,常征先后用自己偷配的财务室钥匙,到超市财务室内偷盗,共盗走现金137806元、价值40900元的超市购物券和7块电脑主板(价值1635元)。现常征已被检查机关提起公诉,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
评析:
针对被告人常征的行为如何定性,在审理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认为被告人常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应构成盗窃罪;第二[……]

Read more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制度性联系论纲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制度性联系论纲
——兼评“刑事一体化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OnInstitutionalRelationshipOfCriminalLawToCriminalProceduralLaw
——AndACommentOnPresentConditionAndShortageOf“IntegrativeResearchOnCriminalField”

康怀宇 康 玉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内容提要:我国当下的“刑事一体化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刑事政策与刑事学科建设,而忽略了刑事法律之间的制度性联系。在制度与规范层面上,实体法和程序法[……]

Read more

肇事逃逸与脱离现场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如何正确认定

肇事逃逸与脱离现场的认定
作者:杨福迅臧爱华

案情:
被告人付某系一个体户所雇司机。2003年2月24日,付某驾驶农用运输车,在高密市顺河路南首西侧东西胡同内由西往东倒车时,与行人周某发生交通事故。跟车人胡某叫了出租车送周去医院,付某则开着肇事车到另一地方送货,离开了现场。后付某多次打胡的手机联系,并到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找过,都没找到。之后,付某再次在某鞋料店打电话给胡(其手机在被害人亲属手中),并告知所在地点,被害方很快赶来,公安机关接到被害方的电话后也来到此处,将肇事车扣押,将付某带回交警队。周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评析:

本案被告人付某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负全部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无疑,但对[……]

Read more

骗取整套手续将他人轿车出售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

骗取整套手续将他人轿车出售如何定性

彭晓彬

案情:2010年11月底,李某认识了陈某,之后主动与陈某联系,骗取陈某信任。同年12月30日,陈某在李某的介绍下以9.95万元的价格买了一辆马自达轿车,陈某本人因手受伤而无法驾驶,便雇佣李某为其开车,负责每天接送陈某上下班。2011年1月28日,李某以为车上户为由,骗取陈某马自达轿车的所有手续及陈某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当日为车办理上户手续后,李某以8.7万元的价格将该轿车销售给了“兄弟车业”公司,并将卖车款大部用于个人消费。陈某多次电话要车无果后报案。

分歧意见:对于李某行为构成何罪,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行为构成诈骗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

Read more

贪污奖券未兑换的行为是属于犯罪既遂还是犯罪未遂

对贪污奖券未兑换行为的认定
作者:翟良彦

案情:

被告人许某,女,某国有独资酒业集团公司的合同制工人。该公司为促进白酒的销售,在淮安、盐城等地举办有奖销售活动。2000年6月至2001年7月,被告人许某利用在该公司管理奖券的职务之便,秘密窃取奖券73045元,后在淮安、盐城等地共兑换得人民币65950元,余7095元奖券因案发未来得及兑换,后已退出,连同赃款一起发还被害单位。

评析:

对被告人兑换成现金的65950元奖券行为构成贪污罪既遂,都没有异议,而对被告人窃取的尚未兑换成现金的7095元奖券的行为状态属于犯罪既遂还是犯罪未遂,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奖券是兑换现金的有价凭证,或者说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