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卫兵
【内容提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和完善是刑诉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公诉部门承担着证据合法性证明的主要职责。公诉人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要有所作为,敢于担当,确立“主角”意识,公诉人不再是单纯的实体指控角色,还要有一个“程序公诉”的角色切入。应转变观念,强化证据合法性意识;改进方式,完善证据审查机制;积极应对,科学配置,确保庭审效果与司法公正,要在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中充分发挥公诉职能作用。
【关键词】公诉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公诉主体地位
修改后刑诉法建立和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这对今后的执法司法工作,尤其是对承担指控犯罪和诉讼监督双重职责的公诉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
对交通肇事案中的死者进行“全面尸检”的必要性及措施
王泓杰
【内容提要】司法机关对出现死亡后果的交通肇事案件的处理往往不能达到法律与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对作为案件认定依据的尸体作及时、科学、适当的检验。而司法实践中因为种种原因而缺乏对尸体的正确处置与检验程序规范化建设的缺失,导致检察机关对该类案件的办理存在诸多诉讼风险。鉴于此,建立由检察官主导的全面尸检程序可以成为司法机关正确办理交通肇事案件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交通肇事全面尸检正当程序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机动车辆不断增多,交通事故及交通肇事案件亦频发;但我国有些地区公安机关的法医在对交通肇事案中死亡的尸体进行法医学检验时,仅做法医学尸表检验,基本上[……]
扒窃的司法实践分析与规范含义界定
俞小海
【内容提要】通过对扒窃入刑后两年间上海市324件扒窃案件裁判文书的梳理,并结合其他地区个案,可以得出司法实践中关于扒窃的认定存在泛化的趋势。当前理论和实务关于扒窃社会危害性的解读,存在过度性和片面性。刑法规范视野下的扒窃应同时具备扒窃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扒窃的对象必须是他人贴身占有的易转移性财物和被害人处于意识清醒状态三个条件。对扒窃行为的这一界定,有利于对扒窃社会危害性过度解读的矫正,符合扒窃一词的本来含义和扒窃行为的事实特征,又与扒窃行为入罪的立法原意相契合,同时也是基于扒窃犯罪构成要件实质解释所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扒窃公共场所贴身占有意识清醒
扒窃入刑之[……]
自贸区走私犯罪停止形态相关问题探讨
金华捷李舒俊
【内容提要】自贸区海关监管制度的创新使自贸区的走私犯罪出现了新的态势。司法机关应当以是否履行报关义务作为认定自贸区走私犯罪着手的标志。从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相关原理分析,并为了达到有效惩治自贸区走私犯罪的目的,自贸区走私犯罪理应存在犯罪未遂形态。并且,司法机关应当以行为人“偷逃应缴税额数额较大”这一法定危害结果的出现作为自贸区走私犯罪既遂的标志。
【关键词】自贸区走私犯罪犯罪着手犯罪未遂犯罪既遂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自贸区”)的正式成立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措施,继续扩大开放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自贸区在行政监管模式上的一系[……]
裁判客观性视域下刑法形式解释研究
葛丽明侯丽艳
【内容提要】随着后现代法学的兴起,司法裁判的客观性面临着种种挑战,但是客观性仍有重大意义,学术界也适时提出了拯救客观性的命题。裁判客观性的基本特征要求法律的明确性、行为的可预测性以及排斥法官的主观臆断。折射在刑法解释上,形式解释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更彻底,类推解释和扩大解释的边界也更明晰。在解释方法的位阶排序上,形式解释倡导文理解释比实质解释的目的解释论更契合客观性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刑法裁判客观性形式解释实质解释罪刑法定原则
一、裁判客观性的挑战与拯救
随着后现代法学的迅速崛起,西方学界现实主义学派和批判主义法学猛烈冲击法律客观性,“对于法律问题,只有正确的伦理和政治的解决途[……]
“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实证研究
何挺
内容提要:“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是国家刑事司法制度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监护的理念。我国一些地区自21世纪初开始试点合适成年人参与机制,作为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的替代措施。通过对开展试点时间较长、较具代表性地区的实证调查,总结了各地试点中合适成年人的职责、适用范围、来源与选任、权利与义务以及讯问时在场的参与阶段、次数、具体程序、对口供证据效力的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做法及其利弊。调查显示,合适成年人讯问时在场在维护未成年人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讯问的顺利进行和改善办案人员的讯问方式,因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同时,探索中也存在合适成年人地位与作用[……]
“排除合理怀疑”与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
蔡宏图毛仲玉
【内容提要】刑事证明标准是学界和实务界历来研究的重点,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功能。由于其存在适用标准不够具体等问题,因此准确界定“排除合理怀疑”的内涵、提高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等是较为可行与有效的。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内涵界定完善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称新刑诉法)第53条第2款规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由此,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
新《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适用中的若干问题
刘辰
【内容提要】2012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首次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出较为系统和详细的规定,影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摆到了理论和实践面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涉及何为“非法证据”、认定非法证据的证明标准是什么、哪些诉讼阶段可以审查证据合法性、审查效力如何认定,以及非法证据排除的分类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关系到能否正确发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真正规范侦查行为、减少冤假错案、保障人权。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证明标准合法性审查
新《刑事诉讼法》用五个条文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出了规定,包括非法证据的界定、排除非法证据的范围、检察院和法院对证据合法性的调查[……]
视频搜索网站深度链接行为的刑法规制
徐松林
【内容提要】在网络环境中,视频网站深度链接侵权行为呈现“帮助行为独立化”、“依附行为主动化”、“间接行为直接侵权”趋势,视频网站深度链接侵权行为的危害性比直接上传作品的盗版侵权行为危害性大得多,应该认定这种行为属于《刑法》第217条规定的非法“复制发行”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关键词】视频网站深度链接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发行侵犯著作权罪
随着我国网络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搜索类视频网站盗链侵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搜索类视频网站服务器上存储的不是具体影视作品,而是类似于“种子”的资源,即网络链接,对以网络深度链接方式进行的盗版侵权行为能否进行刑法评价、如何评价是一个刑法难题。
一、对视频[……]
财产刑执行与减刑、假释联动机制探索
赵新强
刑事案件财产刑执行难是生效裁判执行难问题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突出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检察院从监狱服刑犯财产刑执行入手,于2010年开始探索实行“刑罚执行中财产刑执行与减刑、假释联动机制”(以下简称“联动机制”)。结合该院管辖的南阳市监狱2010年以来减刑、假释案件中涉及财产刑执行情况的数据,分析评价联动机制的运行情况,提供机制运行可行性和可靠性的参考依据,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措施,有利于联动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一、联动机制产生的背景
(一)财产刑执行的困惑
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利益为内容的刑罚方法,在我国刑罚中处于附加刑的地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