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无罪为何还要民事判赔

新闻背景:

涉嫌杀妻的美国电视艾美奖得主、72岁的美国演员罗伯特。布莱克,于2005年3月被刑事法庭宣判无罪,2005年11月又被民事法庭裁决向4个孩子支付3000万美元。这与当年辛普森被判赔偿的数额几乎相当,因此该案被称为“辛普森案第二”。

2001年5月4日晚9点半左右,罗伯特。布莱克与妻子帮妮在一家意大利餐馆用餐后,一起走向停在一个半街区以外的轿车。罗伯特事后称,他此时忽然想起自己的手枪还遗忘在餐馆里,但当他返回轿车时却发现车内的妻子身中两枪,已奄奄一息,在送到医院后不久死亡。

■“自由心证”意味着所有的细节都将影响陪审团的判断

何家弘(主持人,以下简称何):本案之所以被称为“辛普森案第二”,其[……]

Read more

抢劫共犯应当对致人死亡的后果承担共同责任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公诉机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被告人:郭玉林、王林、陈世英、李建伏

案由:抢劫

一审案号:(2002)沪二中刑初字第36号

二审案号:(2002)沪高刑终字第85号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郭玉林,男,21岁,汉族,初中文化,农民。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7月11日被逮捕。

被告人王林,男,24岁,回族,小学文化,农民。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7月11日被逮捕。

被告人李建伏,男,21岁,回族,初中文化,农民。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7月11日被逮捕。

被告人陈世英,男,20岁,汉族,初中文化,农民。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1年7月11日被逮捕[……]

Read more

刍议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改革

论文摘要

本文对当前刑事裁判文书制作中暴露的相关问题予以归纳,主要有:1、程序理念淡薄;2、认定事实轻率;3、裁判理由不足;4、略写叙述失衡;5、文书缺乏个性。根据刑事诉讼的特点及审判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相关理论与审判实践,笔者认为刑事裁判文书制作改革应严格遵照肖扬院长关于“程序性和规范性”的指示精神,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牢固树立程序正义理念,全方位保护当事人诉权;2、注重案件事实的叙述与说理;3、深化对裁判理由的分析论证;4、按照规范性要求,力争行文详略适当。

刑事裁判文书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依照法律规定,就刑事案件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它是人民法院向当事人与[……]

Read more

投毒后报警是否成立犯罪中止

作者:罗洪亮来源:检察日报案情:某公司职工张某因与男友发生感情纠纷,心理上产生障碍,开始对社会不满。某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张某将一包“毒鼠强”投进了本单位食堂的汤锅内。上午11时,张某觉得这样做对不起无辜的同事,于是打电话报警并向公安机关自首,在公安机关和张某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没有导致人员伤亡。

分歧意见:张某投毒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但其报警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中止,有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理由是,张某投毒后不久便产生悔意,她也从思想上认识到了行为的错误,主观恶性较小;客观上报了警,有效地防止了严重后果的发生,符合犯罪中止的条件。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不成立犯[……]

Read more

婚内强迫性行为在法律性质上该如何分析(人民法院报)

内容摘要:我国立法上对“婚内强奸”是一片空白,使得法院在认定婚内强奸问题上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关于婚内强奸的问题,目前学界内的看法很不统一,这种不统一并不在于刑罚轻重、定罪要件上,而出自问题的更深层次——罪与非罪之上。这一是非上的定性问题将直接决定婚内强奸是不是犯罪,以及到底是仅仅只需要在道德层面上探讨还是必须升格到刑法学所讨论的范畴之上的问题。总体上来说,目前实践和司法实践中的诸多学说可以归结为三种观点,即否定说、全盘说和折衷说。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对婚内强迫性行为法律性质的不同观点,指出各种观点存在的缺陷,并具体分析强奸罪的构成要件,论证婚内强迫性行为成立婚内强奸罪这一论断,同时结合国外立[……]

Read more

浅谈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

司法实践中对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一般的受贿行为与受贿犯罪的界限划分。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数额与情节相比,数额起主导使用,情节则起辅助作用。犯罪情节在受贿罪的构成中,只有在受贿数额不足5000元的情况下,才起决定使用。对此,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构成受贿罪的数额是否有最低的限制。为便于司法实践统一操作,应设定一个最低数额标准。从立法原意出发,笔者认为这个数额应该为4000元。一般情况下,受贿4000元以上,即可以按犯罪处理;但如果有的案件情节特别严重,也可以考虑数额不到4000元的,按犯罪处理。

第二、情节严重应如何理解。情节严重应包括如下几种情况:因为受贿使国家、社会[……]

Read more

交通肇事罪场所不必限于“公共交通管理范围”

交通肇事罪的场所范围在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根据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八条规定,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即交通肇事罪)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解释》将交通肇事罪的场所限定为公共交通管理范围,但对什么是公共交通运输范围并未作出明确的定义,虽然通过排除法将矿山、工厂、林场、建筑企业、企事业[……]

Read more

刑事简易程序新论

在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summaryprocedure)是普通程序(或正式审理程序的)对称。狭义的简易程序是指各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较普通审判程序简便快捷的刑事一审程序。近年来,面临犯罪率居高不下,刑事案件数量增长不断严峻形势,“正当程序的简易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纷纷创设新型的简易程序模式,逐渐丰富了简易程序的内涵①。目前,对简易程序的理解已不仅仅限于传统上的简易审判程序,还扩展到一切不通过正式审判程序处理案件的方式,例如,美国的辩诉交易和德国的处罚令程序。不仅如此,有学者已将简易程序的研究从审判阶段延伸至审前阶段,认为审前也应设置简易程序,如对轻罪案件的不[……]

Read more

迈向欧洲刑事诉讼模式

欧洲刑事诉讼模式的思想仍然是一个乌托邦,但我认为这一思想不仅必要,而且可以实现。

这一乌托邦是必要的。在经济的全球化和人权的普遍化的双重影响下,目前法律国际化的运动正在发展。面对这一运动,法学者们将其研究的领域拓宽到超出国内法的范畴。在欧洲,《阿姆斯特丹条约》(1999年5月1日生效)宣布将建立一个保证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内部无疆界区域”,法律国际化运动在加速向前。因为新的无疆界区域具有(客观上)有利于犯罪的危险:不仅有利于“在欧洲”的不同形式的走私犯罪,如走私毒品、性交易、武器和人体器官的走私,或者劳动法上的劳动力走私等,而且有利于“对欧洲”的犯罪,使侵犯欧共体财政利益的各种欺诈[……]

Read more

刑法在谦抑的同时也需要进取

张光君

刑法的发展进程之中始终伴随着刑法谦抑性与进取性的断裂与弥合,刑法谦抑性与进取性的关系是关涉刑法正当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命题。在我国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背景下,尤其需要理性认识和慎重处理刑法谦抑性与进取性的关系。

刑法谦抑性和进取性具有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结构上,刑法谦抑性强调刑法法网的限缩性,而刑法进取性强调刑法法网的扩展性。在技术层面上,刑法谦抑性突出规范性,要求刑法规范与其他部门法规范的协调性,因而具有对法律秩序的保障性,而刑法进取性突出政策性,要求刑事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的适应性,因而具有对社会秩序的保障性。在制度层面上,刑法谦抑性强调刑法制度相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