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与入户相分离的抢劫犯罪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

【提示】

我国刑法将“入户抢劫”列入抢劫的法定加重情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专门定义了入户抢劫。本案是一起暴力与入户相分离的抢劫案件,我们从入户非法性和暴力当场性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析了入户抢劫行为中“当场”的概念,希望能对同类案件的审理有所借鉴。

【案情】

公诉机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王某

被告人:万某

被告人:李某

被告人:谢某某

被告人王某与其男友被告人万某预谋抢劫与王一起在KTV工作的“小姐”的财物,由万某纠集被告人李某、谢某某从武汉来沪。2005年6月27日晚8时许,按事先共谋,万某因与被害人相识,在外等候消息,李、谢两人以客人身份至本市鞍山路某K[……]

Read more

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财产性利益行为解析

【提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贿的手法越来越隐蔽,贿赂的内容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本案例解析了财产性利益的本质属性及其判定标准,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思路。

【案情】

公诉机关:上海市某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石某某

2002年7月至2005年9月,经某大学教务处领导决定,被告人石某某负责该校本科生教材征订和采购工作。被告人石某某利用上述职务便利,接受与本校有教材定购业务的某公司经理孙某某的邀请,偕家属分别参加孙某某组织的赴越南、香港、长江三峡、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地旅游,该公司承担了全部费用,共计人民币87,990元。

2006年3月14日、29日,被告人石某某在接受检察机关询问时如实交待了上述事实。[……]

Read more

轻罪重罪之法定界分

【内容提要】借鉴域外经验,中国刑事立法也应对轻罪和重罪的界分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这种规定不仅具有实体和程序方面的意义,也具有犯罪观念、刑事政策和刑事立法方面的重要意义。轻罪与重罪的划分应是对罪行而非对犯罪性质的划分,轻罪和重罪的划分标准应采取形式标准而非实质标准,在形式标准中应采取法定刑标准而非宣告刑标准,在具体划分界限上应以法定最高刑5年有期徒刑作为分界线。
【关键词】轻罪重罪犯罪性质法定刑宣告刑

轻罪、重罪不单是法学领域,也是社会各领域在评价犯罪行为或指代犯罪范畴时经常使用的名词。但是同样的文字表述,此轻罪、重罪与彼轻罪、重罪依据的评价标准或指代的范畴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可能差异巨大。究其[……]

Read more

季卫东: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路径

在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十余年间,国内外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种多样,应对方法和整合机制也必须有所创新。“走出去”战略使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全新的投资环境、大量的贸易摩擦以及复杂的决策风险,从而不得不更加关注合规性内控、经营法务以及顾问律师的作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中国政府参与全球治理的时间表大幅度提前,制度、人才等国际竞争力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2012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成为高层基本共识,法治秩序的建构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以这些大趋势为背景,教育部适时推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计划,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法学教育改革迎接市场化、多元化、国际化、法治化的时代挑战。[……]

Read more

刑事辩护策略的解读与运用

【内容提要】刑辩律师应根据不同案件的不同情况,同一案件的不同阶段,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辩护策略。按照不同角度,刑事辩护策略可分为:有罪辩护与无罪辩护;法律辩护和事实辩护;实体辩护与程序辩护;定罪辩护与量刑辩护。作为刑辩律师,熟练掌握并会灵活运用策略是必要的:一是深刻认识刑辩律师的法定职责并正确把握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相互关系;二是熟练掌握和运用刑事实体法及其相关理论;三是熟练掌握和运用刑事程序法及其相关理论;四是熟练掌握和运用刑事辩护的各种基本技能和技巧。
【关键词】刑事辩护策略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证据技能和技巧

一、刑事辩护策略的概念
刑事辩护业务不仅要求执业律师熟悉刑事实体法律和程序法[……]

Read more

谢丁:崔卫平——持不同生活见解者

“我写作是为了把隐蔽的东西带到亮光之下。”崔卫平说,就像哈维尔那样,“让看不见的看见,听不见的听见。”57岁的她虽然从北京电影学院退休,但仍活跃在中国的诸多公共领域。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娄烨评价说,“她是从人的感受和状态开始的思考,而不是从主义和理论开始的。”

本文原刊于《人物》杂志六月号,原题为《疏异者崔卫平》,作者谢丁;文中小标题为奇闻录编辑所拟

持不同生活见解者

崔卫平女士不是个明星。走在大街上,没人能认出她的脸。2010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她独自上了一辆出租车,驶入北京南锣鼓巷胡同时,堵车了。司机说,前面在拍电影。“那让我下车吧。”她说,“我就是去拍那部电影的。”

她看起来也不像个演[……]

Read more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也应纳入档案查询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预防腐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社会诚信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纳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扩大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容量,对所有贿赂犯罪进行规制和预防,提高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威慑力。

一、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纳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是预防腐败的当然需要

除刑法第八章规定的贿赂犯罪外,刑法第163条、164条规定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第164条增设了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虽然这些犯罪和刑法第八章规定的行贿、受贿犯罪的主体不同,但都具有权钱交易、腐[……]

Read more

左卫民:中国应当构建什么样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摘要】在辩护率尤其委托辩护率持续低迷的情境下,逐步扩大刑事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以提高辩护率已成为维护被告人权利的重要进路。不久前公布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虽对此作出努力,将应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犯罪案件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但基于实证调研的分析表明,这一进步的实践作用显然相当有限。综合考量诸方面因素,未来中国应逐步增加财政支持,建构起针对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罪案件或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制度,长远看甚至可考虑将其普适化。
【关键词】刑事法律援助;刑诉法修正案;实证研究

在某种程度上,刑事诉讼的历史,就是辩护权不断扩大的历史。[1][……]

Read more

我国刑事拘传制度探讨

【内容提要】刑事拘传是我国强制措施体系中强制性最弱的一种。历来我国刑诉法有关拘传的规定都很简略,导致其实用性差、司法适用率低。新修刑诉法出于人权保障之目的,修订了拘传制度,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拘传的对象范围、时限与间隔、适用条件、法律监督等方面。以古今对照、中西比较为视角进行探讨,可为拘传制度的完善提供一种进路,藉以实现我国刑事诉讼的理性运作。
【关键词】刑事拘传刑事诉讼法立法探讨

我国刑事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到案接受讯问或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虽然拘传属于最轻微的强制措施,但它毕竟会限制到人身自由,随着刑事诉讼领域人权理念[……]

Read more

彭劲秀:“文化大革命”中的“公安六条”

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人,都是知道当时有个“公安六条”的。因为,“公安六条”的末尾专门注明:“这个规定可在城乡广泛张贴”12个字。当年,笔者在穷乡僻壤的老家曾亲眼看到过这个以布告形式张贴在墙上的中央文件。所以说,这个“公安六条”在当时确实是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公安六条”公布后,不少人因为触犯了其中第二条的规定,轻则被批斗、关押,重则被判刑、处死。这个在“文革”中出台、为“文革”服务的“公安六条”是以权代法的典型,它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杀害了不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的进程中,回顾、反思和总结“公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