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期间再次犯罪的话是否数罪并罚

案情:
被告人褚某某在2001年11月因犯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被法院判处管制一年,管制期限自2001年12月4日起至2002年12月3日止。2002年1月至5月间,被告人褚某某又因多次与他人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遂于2003年5月23日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以下简称:被告人褚某某在2001年所犯罪为前罪,在2002年所犯罪为后罪。)

大家在讨论本案的过程中,关于是非应对被告人褚某某实行数罪并罚的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应该实行数罪并罚。理由是:被告人褚某某因犯前罪,被法院判处管制一年,在管制执行期间,又犯新罪(后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宣告以后[……]

Read more

职务犯罪侦查如何与监察、审计有效衔接

唐光诚

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检察机关对惩治和预防国家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和职务犯罪,保障依法行使国家权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三机关虽然属性不同,法律地位不同,但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相向监督功能,即,审计、监察和检察机关可以同时相向行使自己的监督职权,用规范的监督机制制约其他监督机关可能出现的权力滥用情况,解决“谁来监督监督机关”的问题,保障监督职权行使的公正合法。

比如,审计机关可以对监察和检察机关的相关项目进行审计,对所办案件的经济往来情况进行审查,确保案件的罚没款项等经济收支正常归位,防止因利益驱动而导致案件处理越轨。监察机关可以对审计和检察机关所办案件进行政纪监督,既使被查处的国家工作人员受到[……]

Read more

刑事审判中有关立功情节的几个重要问题研究

立功是刑事审判活动中重要量刑情节,立功的准确认定与否,对被告人刑罚的最终裁判有着重大影响。下面就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对立功时间的界定。刑法第六十八条没有明确规定立功的起止时间。最高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五条、第七条规定为犯罪分子“到案后”有五种表现经查证属实的应当认定为立功或者重大立功,从解释的第五条及第七条的规定看,立功的时间应为从到案后到刑罚执行完毕期间。这是对立功时间的明确界定。
对“到案后”的理解和把握。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情况下应当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立案后第一次接受司法机关讯问或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计算。如果犯罪[……]

Read more

罪刑法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反思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现代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已成公里,其现代意义上的司法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即“凡是自由民除经贵族依法判决或遵照国内法律之规定外,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其法定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索和逮捕。”这里就蕴涵这罪刑法定的思想。到了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针对封建刑法中罪刑擅断、践踏人权的黑暗现实,更加明确的提出了罪刑法定的主。之后被誉为“刑法之父”的贝卡利亚在其著名的《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的“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是一种正义是刑罚”,这一观点则至今仍为刑法学者频频[……]

Read more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司法冲突与立法消解

内容提要:怎样才能维护司法权威,是刑事审判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判决、裁定是否公正、生效的判决裁定能否得到执行、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应当如何定罪处罚,是司法权威的重要体现。我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对“情节严重”进行了一系列规定,但对“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使得刑事审判实践中对于拒不执行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能否追究执行义务人的刑事责任存在争议,对于已经因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量刑后,对于同一生效判决、裁定仍然拒不执行的执行义务人能否再次定罪[……]

Read more

浅议当前职务犯罪的原因、表现及预防措施

一直以来,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的一项业务工作之一,各级检察机关也相应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部门,从整体上讲,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法律效力,但,近年来,随着反腐败的深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前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表现作一定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一、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不外乎只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原因,二是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1、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当前职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独当一面,可以称得上是业务上的好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不注重学习,特别是[……]

Read more

私自印制并销售企业代币券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

2006年年底,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在担任某公司职员时,见该公司对外发售的面额为人民币一百元的代币券可重复使用,遂产生印制假券谋取私利的想法。随后,李某某找到犯罪嫌疑人沈某,谎称该公司要印制代币券,并向沈某提供其私自截留的代币券作为样本,委托沈某印制了假券1万张。后李某某经与犯罪嫌疑人吴某某共谋,由吴某某在一网站上销售。2007年3月至4月间,李某某又通过沈某印制假券2万张。2007年9月,李某某将其先后两次印制假券并通过网上销售的真相告知了沈某,李、沈两人经商议后,继续印制假券并由沈某对外销售,所得钱款由两人均分。李某某还在网站上为沈某注册了用于销售假券的用户名及联系方法。后公司发现代币券[……]

Read more

我国洗钱犯罪的立法及其完善

洗钱犯罪作为一种将违法所得资产加以隐瞒掩饰,通过中介机构使之变为合法财产的特殊犯罪形式,自20世纪中期以来,迅猛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复杂的犯罪领域,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危及全球经济发展。为遏制其进一步泛滥,各国及国际社会纷纷制订相关立法予以惩治。在我国,洗钱犯罪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10年,洗钱犯罪不断发展并出现严重化趋势。犯罪造就了刑法,有犯罪必有相应的刑法予以制裁。国家的刑事立法随着新的犯罪现象的出现而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随着洗钱这种犯罪现象的出现,我国相应地进行刑事立法的补充和修改,今后仍要随着洗钱犯罪现象的新变化而不断完善。

一、我国洗钱犯罪的立法进程

由于历史的[……]

Read more

电视台记者以不播出录像为由索财是否可以定性为受贿罪?

□张胜利蒙凡王可寒

案情:2005年底至2007年3月间,河南某电视台聘用的公共频道摄像记者王某和无业人员武某预谋后,利用王某电视台记者身份,以所拍摄的电玩城经营赌博生意的录像资料可以不播出,隐去店名、路名或者不再做后续报道等为由,通过武某主动与各被报道对象联系索要财物,先后7次收受周某、王某等六家电玩城、游戏厅老板的款项,共计81000元。其中,王某实际分得赃款32500元,武某分得赃款34500元,其余款项送与其他知情人,后案发。

分歧意见:本案在定性上存在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武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理由是:本案中,第一,各被报道对象并没有因为想谋取任何利益对王某、武某有所请[……]

Read more

商誉、商誉权及其法律保护

【正文】
伴随着市场竞争愈益激烈,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越来越认识到商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现实生活中损害商誉的行为时有发生,我国现行法律对此类行为的规制不够明确、系统,如何用好用足现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护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商誉权,成为当今法律与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商誉及商誉权

(一)商誉及其构成因素
商誉,英文是Goodwill,依照牛津辞典的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指亲善,友善;二指老店铺所享有的信誉。在现实条件下,虽然法学界与经济学界对商誉的界定不尽一致,但能为大部分学者所接受的解释是,商誉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在其生产、流通和与此有直接联系的经济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反映社会对其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