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自首认定及从宽幅度

在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是一种社会危害程度大于单独犯罪的犯罪形式。虽然,共同犯罪的自首和单独犯罪的自首都要符合一般自首的条件,既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由于共同犯罪的复杂性,在如何认定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特点。

在论述共同犯罪的自首时,不能离开共同犯罪人这一基本线索,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四种,基本上是按作用分类,只有教唆犯是按分工分类。我国刑法界对共同犯罪的自首,都是根据上述共同犯罪人的法定分类进行论述的: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自首时不仅要交代自己的犯罪活动,而且要交代所知道的共同犯罪,主犯必须揭发同案犯的罪行[……]

Read more

少年刑事审判中合理适用缓刑探索

目前世界各国均推行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注重教育感化、实行特殊保护,司法干预从宽,尽量避免关押的刑事政策。缓刑制度作为通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广泛应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其集中体现了刑罚的人道、刑罚的公正和刑罚的社会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对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教育重于惩罚,挽救重于制裁也是我国法律一直所提倡的。实践表明,我国的缓刑制度对教育改造未成年罪犯、使之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对未成年人犯适用缓刑的意义

我国刑法中的缓行制度是附有一定[……]

Read more

孙某碍于情面擅自将单位15万元行政经费借给他人的行为应定性挪用公款罪还是滥用职权罪?

基本案情:

孙某系先县某局局长。2000年,其老领导出面为儿子季某所办公司借款经商,孙私情难却,将15万元公款批准借给季所在公司使用了一个月。单位会计凭季某公司的借据和领导批示于当天将款汇出。截止案发时,季仍未还该款。

意见分歧:对孙的行为如何定性,主要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评析:

挪用公款罪与滥用职权犯罪虽然都属于职务犯罪,它们的主体都是特殊主体,在客体、主观方面都存在互相关联之处,但是,两种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却存在明显差别。

挪用公款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该案中,孙某系某国家机关负责人[……]

Read more

冒用他人驾驶证逃避法律追究能否认定为逃逸

【案情】

被告人李某于2008年7月4日7时许,驾驶轿车由西向东途经南通市港闸区永兴大道秦灶街道秦北村1组地段时,未按操作规范安全行驶,所驾车左前部碰撞被害人王瑞建所驾由北向南过道路的电动自行车右前部,致被害人王瑞建倒地受伤,经鉴定为重伤。事故发生后,被告人李某持捡来的“杨某”的驾驶证,向公安机关谎称自己为“杨某”。据此,南通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认定“杨某”负事故的同等责任。

2009年4月28日杨某到交警部门反映其未曾发生过交通事故。交警部门即展开侦查。通过排查,找到貌似“杨某”妻子的女子并在其暂住地附近走访时得知有当地群众曾见过此人。交警部门要求当地群众予以配合,如再次见到此人后予以告知。[……]

Read more

经济罪案侦破制度的内容

【摘要】侦破制度是侦查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应当规定侦破工作的一般原则、侦查措施的采用以及破案标准。【关键词】刑事侦查经济犯罪侦查侦破预审立案【全文】

(一)侦破的工作原则按照案件侦破的一般规律,经济罪案侦破活动应当遵循先立后破、保密、限制使用侦查措施和不破不审的原则。先立后破原则,是指经济罪案的侦破活动应当依法在立案后进行。这是保证依法实施侦破,合法收集诉讼证据的前提。立案是侦查活动的起点,侦破作为侦查的组成部分,依法应当在立案后进行。制定这一原则,一来,可以有效的防止侦查机关进行诉外调查,造成侦查措施的滥用;二来,可以保证在案件侦破中获取证据的合法性。保密原则,是指对经济罪案的侦破通[……]

Read more

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出借公款行为的该如何让定性

作者:刘剑敏刘一守

将公款挪归个人使用,是挪用公款罪的法定构成要件。但是,在该要件的理解与认定上,理论和实务界长期存在争议。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去年专门就此进行了立法解释,但并不意味着问题得到了全面解决,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出借公款行为的具体认定,即为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问题。以下笔者结合办案中多次遇及的几种情形对该问题展开说明。

一、为徇私情,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出借给他单位使用行为的司法认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以下称《解释》)规定,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以及以个人名义将公[……]

Read more

检察日报:以暂缓或中止刑罚执行取代暂予监外执行

国外(德国和日本)的暂缓或中止刑罚执行制度在最大限度地给予罪犯人道主义关怀的同时,有效地防止罪犯借疾病或怀孕、分娩等理由来变相逃避刑罚的实际执行。借鉴暂缓或中止刑罚执行制度代替暂予监外执行,具有可行性。

暂予监外执行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中的一种特殊方式。作为刑罚执行的务实变更,其旨在照顾特殊类型罪犯的人道主义需要。但是由于程序设计的粗疏,加之不法利益的驱动,原本最大限度地给予罪犯以人文关怀的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执行效果。存在假借“暂予监外执行”的名义、行变相的逃避执行或提前释放之实的违法现象,不仅影响到刑罚执行的公平性,更是减损了法律的尊严与威慑力。如何有效克服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实施过程[……]

Read more

疑罪不诉的证据问题研究

冯耀辉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诉讼的过程就是证据运用的过程。疑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由于证据不足,使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存在疑问且未得到合理排除而无法定罪的状态。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对疑罪不诉制度规定得过于简单,尤其是对证据标准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实践中把握不准、做法不一,损害了法律的严肃与公正,制约了疑罪不诉制度价值的发挥。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存疑案件的证明标准,对确保公正执法,实现刑事诉讼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司法实践中疑罪不诉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通过对2003年至2007年陕西省和西安、宝鸡、渭南三市检察机关疑罪[……]

Read more

诈骗信用卡并使用应认定为诈骗罪

作者:◇丁红梅

【案情】

吴某谎称可以帮助张某办理招商银行大额透支信用卡,但张某必须在卡内存入20万元,张某信以为真,便委托吴某帮助办理。实际上,吴某帮助张某办理的只是招商银行的普通借记卡,该卡并不具备透支功能。吴某利用帮助张某到招商银行办卡之机,获悉张某招商银行借记卡卡号,后冒充招商银行工作人员,以核对信用卡信息为名,从张某处骗得密码。随后吴某通过网上银行,将张某招商银行卡内的20万元划入其自己的账户。

【分歧】

对吴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形成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应定盗窃罪。吴某在帮助张某办理借记卡时获悉借记卡卡号,后侵入计算机的终端,把张某的卡内存款划到自己的账户上,吴某的非法操作行为是秘密[……]

Read more

死缓:让好制度得到最好的落实

作为“少杀慎杀”政策的法律表现,死缓制度无疑是项很好的制度。它的适用不仅在我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死刑缓期执行,简称死缓,国外亦称死刑犹豫制度,是对应当判处死刑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的刑罚制度。它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执行“少杀慎杀”政策的法律表现。死缓制度不仅在我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有的国家如日本在讨论刑法修改时,一些学者还主张引进我国的死缓制度。正确适用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应严格遵守适用死缓的条件。为此,马克昌教授对死缓制度适用条件提出以下见解:

从主客观相统一来看“罪行极其严重”

根据我国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适用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