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吸毒者代购冰毒行为如何定罪量刑?

2010年5月份,被告人俞某某、刘某、董某某(均已被判刑),分别两次到上海通过一个外号叫“大双”的人,购买约6克多冰毒,除自己吸食部分外,并分装成每袋约0.3克的小包装,以每小袋500元至700元不等价格进行贩卖,同时还委托歌厅女服务员金某(已被判刑)帮助贩卖。

现年30岁的胡某某,2010年5月以来经常与被告人俞某某、刘某、董某某、金某等人一起吸食冰毒。胡某某归案后交待曾受吸毒者徐某某、程某的委托,2次从被告人金某处购买2小袋冰毒供其吸食。因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惊动了徐某某、程某,俩人已外出躲藏,虽经2次退回霍山县公安局补充侦查,侦查机关仍没有获取俩人的证言,故没有证据表明胡某某从中获利。

二、分[……]

Read more

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完善

【摘要】前科消灭是指曾受过有罪判决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人具备法定条件时,注销其有罪或者罪及刑记录的制度。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殊权益,建立未成年人轻罪前科消灭制度是世界普遍化的趋势,我国《刑法修正案八》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是未成年人轻罪前科消灭的方式、消灭的条件、消灭的法律程序、法律效果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未成年人;前科消灭方式;消灭条件;法律程序;法律效果

一、未成年人犯罪(轻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概念

在刑事法律领域中,前科消灭制度是相对于前科制度而言,前科是指曾经被宣告犯有罪刑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事实。前科是一个人犯罪的历史记录,因为有犯罪的历史记录而使其丧失一定的民事或行政上的权利或资格,[……]

Read more

何成兵:“赔钱减刑”的法律定位与价值探讨

【摘要】由一起案例引起的“赔钱减刑”的争论一度如火如荼。但如果客观冷静地了解案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法官作出判决的前提依据,就会发现“赔钱减刑”的说法欠缺科学与公允。它实际上是赔偿民事损失可以在刑事量刑上予以从轻或减轻考虑的一种行刑理念,可定义为赔偿可从轻或减轻原则。这种理念从合法性角度考察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从合理性角度考察赔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从轻或减轻处罚合乎常理。当然,赔偿可从(减)轻原则需要相应的规定加以规范才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赔钱减刑”;赔偿可从(减)轻;谦抑性;社会危害性

“赔钱减刑、花钱买命”,一度成为部分民众对司法机关冷嘲热讽的利器,也把东莞市中[……]

Read more

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调查研究

近十年以来,我院先后审理了“芦荟案”、“平谷大桃”、“碧溪广场”、“新得力”、“中盛怡和”、“亿霖木业”、“伦敦金交易”、“蒙京华”、“三河墓地”等118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这些案件不仅直接损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而且引发诸多不安定因素,成为危害首都和谐稳定的因素之一。为进一步准确揭示此类犯罪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我院集中开展了专题调研,以期为更有效地打击处置涉众型经济犯罪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当前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现状及危害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发生在经济运行领域里,[2]以高额回报等虚假信息为诱饵,以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为对象,以非法牟取巨额钱财为后果,以变化多端的[……]

Read more

故意伤害罪非监禁刑适用之探究

故意伤害罪是刑事审判中较常见的犯罪种类之一。轻伤害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属轻微犯罪。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对故意伤害罪如何准确适用刑罚特别是非监禁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充分掌握近年来浙江省有关故意伤害罪适用非监禁刑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故意伤害罪适用非监禁刑的基本特点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故意伤害罪非监禁刑适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我省故意伤害罪非监禁刑适用的基本情况

非监禁刑,是指不收监执行的刑罚,主要包括缓刑、管制、单处罚金等。为了方便统计,笔者将免予刑事处罚也计人非监禁刑之中。据统计,浙江省2003至2006年[……]

Read more

非法持有毒品行为的定性应主客观一致

非法持有毒品行为的定性应主客观一致

◇彭霞

————————————————————————–

【案情回放】

2008年7月10日,被告人禹某在重庆市长寿区向他人购得毒品海洛因16克,回家后对该毒品进行分包装。同年7月11日15时许,被告人禹某与雷某电话联系,约定在涪陵区三环路海怡天新大兴爱家超市附近见面。二人依约见面后,被告人禹某在将购得的毒品海洛因0.1克以人民币85元贩卖给雷某时被公安机关发现,禹某、雷某均实施逃跑。被告人禹某逃跑不及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并从其身上缴获毒品海洛因16克。

重庆市[……]

Read more

刑事诉讼中的扣押:规范分析与法律解释

【出处】《法学》2008年第7期
【摘要】参考各国刑事诉讼法的普遍做法,应当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的“物品”解释为“可为证据之物”或“可得没收之物”,即包括动产、不动产、权利电子信息等在内的广义上的“物”,进而将“扣押”解释为包括多种形式(针对动产、电子信息的“强制提取保管”、针对不动产的“查封”、针对权利的“冻结”)在内的一类强制处分措施。同时,作为一项强制处分行为,“扣押”所产生的法律效力也是相对的,它仅仅是对当事人财产权的部分限制,在采用扣押限制当事人财产权的同时,不能妨碍当事人行使那些与侦查目的无关的财产权利的行使,这也是刑事诉讼保障人权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刑事[……]

Read more

指导案例11号《杨延虎等贪污案》的理解与参照

2012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指导案例11号《杨延虎等贪污案》。为了深入理解和准确参照适用该指导性案例,现对其推选经过、裁判要点等有关情况予以解释和说明。

一、推选经过及其意义

2011年下半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推荐了该备选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经研究讨论后送刑二庭审查和征求意见,8月25日刑二庭经审查认为,该案例适用法律正确,法律和社会效果良好,具有典型性,同意裁判要点的表述,同意作为指导性案例。2012年2月28日,研究室室务会讨论认为,该案例明确了土地使用权可以成为贪污罪的对象,对于依法惩治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土地,深入推进反腐[……]

Read more

论刑事回避制度

【摘要】刑事回避是一种重要的刑事诉讼制度,它对刑事案件的公正、公平审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外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为基础,以比较法为视角,全面阐述了刑事回避的启动与决定;刑事回避的适用对象与适用原由;刑事回避的法律后果与救济等内容。
【关键词】回避制度;比较法;启动与决定;适用范围;后果与救济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从各国的诉讼立法与实践来看,作为一种诉讼制度,刑事回避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刑事诉讼领域。一般认为,刑事回避是指在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因出现法定的回避事由,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主动退出[……]

Read more

买彩票中奖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丈夫用自己的工资买彩票中奖了,奖金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妻子能否分得一半奖金?

法律咨询:

我跟丈夫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闹离婚,上个月,他买了一张彩票,竟然中了80万元奖金。我认为离婚时我能分到40万,他却说他是用自己的工资买的彩票,没有我的份。

律师解答:

答案是肯定的,彩票中奖是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你可以分到40万。根据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你和他在财产方面没有特殊的约定,所以彩票中的奖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他说他用自己的工资买的彩票,所以奖金没有你的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因为他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工资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他用共同财产产生的收益,是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