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犯罪的共犯2005-8-4【大中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如果使用人为自然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大家并无异议,且处罚有据。但是由于[……]
遏制酷刑:摒弃重刑思想是治本之策
酷刑的界定可参考国际公约
最先给“酷刑”下定义的法律文件是1975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护人人不受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处罚宣言》。在此基础上,1984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该公约明确规定,酷刑是指为了向某人[……]
使用暴力形式赖账应定何罪
一、案情简介
一天上午,被告人王行永、蔡伯和麻木望乘坐一辆出租车到外地办事,事先与司机协商车费为1200元,因为司机当时对路况并不了解,所以就没与几名被告人讨价还价。可是,当行到路上后,司机才感到路况太差,非常难行。于是,拐回到半路时,司机向被告人提出增加30元的路费。然而,三名被告人一听认为司机不守[……]
论司法权的独立与制约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司法权的独立和司法权的制约的基本内容。通过考查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笔者详细分析了确保司法权独立的意义和措施、制约司法权的意义和措施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法律指导下的司法权独立与制约并不矛盾,司法权的独立旨在防止立法权、行政权和不当人情关系影响司法权公正[……]
略论少年犯罪刑事一体化预防机制
内容提要:少年犯罪刑事一体化预防机制,是指少年犯罪刑事一体化预防体系的构造、机能和相互关系。笔者在探究该种机制的基本原理后,就我国少年犯罪刑事一体化预防机制提出了若干完善意见。
关键词:少年犯罪,刑事一体化预防,预防机制
预防少年犯罪应实施综合预防和治理的方略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在寻求优化配置刑事预防资[……]
论犯罪定量因素的合理性
「摘要」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量因素有利于贯彻客观犯罪论、结果无价值论、实质解释论,符合相对主义犯罪观,有利于协调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和人权保障功能,能够使刑法规范不断向法官开放、向个案开放、向社会生活开放。
「关键词」犯罪定量因素;情节犯;结果犯;合理性
我国1979年刑法典总则第10条和1997年刑法典总[……]
国际社会废除死刑的理论和趋向??简评《国际法上的废除死刑》一书
死刑的存废问题无疑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法学界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课题之一,也是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焦点。邱兴隆教授2000年在北大公开提出“死刑的德性”的问题,主张废除死刑,该观点通过互联网和《法治的使命》一书得到公开广泛的传播,引起广大的公众对这一问题进行思索。关于限制死刑的适用的思想和研究自90年代以来[……]
中、日、韩三国的法人刑事责任论
一、问题所在-改革开放下经济犯罪的主体
1994年北京大学张文教授发表了题为《法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他在文章开头中首先论述了中国的“市场经济与法人犯罪”,明确指出“法人犯罪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惩罚法人犯罪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人犯罪主要有两个方[……]
刑法总则免予刑事处罚规定可否直接适用于分则中的个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对符合总则该条规定而刑法分则相关条文中又没有“可以免除处罚”规定的犯罪,能否直接根据第三十七条对被告人免予刑事处罚?
关于此问题,国内刑法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刑法总则中已经规定了若干个可以[……]
我国剥夺政治权利刑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
摘要:在我国,剥夺政治权利刑在惩罚犯罪、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在立法上应做到]确定和完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现行刑法关于剥夺政治权利应加以修改和完善:1将剥夺政治权利改称为剥夺一定权利2确定剥夺一定权利的内容3对职务犯罪应增加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4建立剥夺一定权力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