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侦案件运用间接证据定案之我见

当前,在部分自侦案件中由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经常出现反复甚至翻供的现象,给案件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加之,自侦案件所收集的直接证据相对较少,因此如何有效运用间接证据使之形成锁链认定案件就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对此略陈管见。

一、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原则

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

Read more

刑罚革命与司法救助措施

2007-3-14【大中小】——以法的目的正义性为视角

一、引子

刑罚不再施加于肉体,……那就必然是灵魂。[1]

几十年的审判经历中,法律人的良知让我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刻骨铭心:正义的枪声结束罪犯罪恶的生命之后,往往会有一双双恨犹未平中带有几份无奈和渴求援手而又深感无望的眼睛,这样的一双双眼睛所透出的眼神[……]

Read more

法人犯罪(上)

替代的刑事责任在美国法律中是不被承认的。举例来讲,假如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向其当事人在应付的法律服务费用之外又多收了10万美元。我们进一步假设这一欺诈行为是在此律师事务所其他人不知情或未经任何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实施的。在这一事例中,实施欺诈的律师的刑事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他(她)因欺诈而获罪同时[……]

Read more

刑事诉讼证据先悉权之思考

2004-2-16【大中小】在美国刑事诉讼中有一个被称作“证据先悉”的程序,“各方当事人用以了解对方所掌握的在诉讼中必要或有价值的材料,特别是辩护方从控诉方摸底,控诉方必须在预审中提出足以确立合理根据的必要证据,并且有义务将准备传唤出庭作证的证人名单和其他准备在法庭上用作证据的目录提供给法庭和辩护一[……]

Read more

对司法解释中“一般应当从轻处罚”条款的质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四条:“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与已掌握的罪行属于同种的,对该罪名的所有犯罪事实予以酌情从轻处罚;对于新供述的犯罪事实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Read more

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的时间范围宜扩大

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时,发现罪犯正在怀孕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怀孕的妇女适用死刑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在死刑适用上坚持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也[……]

Read more

刑事立案监督与司法公正

刑事立案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纠正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有力武器。它与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共同构成刑事法律监督体系。刑诉法修改之前,由于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权缺乏监督,导致一些地方立案侦查权力滥用,使一[……]

Read more

20年来中国刑法学科建设概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20年,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20年,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成就的20年,也是我国刑法学研究逐步趋向繁荣的20年。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和推动下,我国第一部刑法典在历经曲折的基础上迅即在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于1979年7月1日获得通过,并于1[……]

Read more

罪 名 的 结 构 分 析

罪名的结构分析,在这里主要的指分析罪名的文字构成,而不涉及内容。谈及文字就不得不说词性与语法,因此这里的分析就是语词分析。一般而言,在语言上,我们把不同词语的词性归纳为如下几种: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介词、连词等。但词性可能具有不固定性,即是说,某词语的词性可能有好几种,在不同的场合,其词性是不[……]

Read more

无被害人“犯罪”的视角转换:安乐死之非犯罪化

内容提要:本文从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和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入手,对无被害人犯罪的含义进行了辨析。认为对于无被害人犯罪存在着非犯罪化和犯罪化的两种刑事立法政策。犯罪学上所研究的无被害人犯罪一般在于通过对该类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其存在的原因进而加以预防,甚至根据社会发展和法秩序的需要,将其纳入到刑法规范中来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