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是我国刑罚执行的一种,是对罪犯采取不予关押,放在社会上交由基层群众监督和派出所执行相结合的一种执行方式。监外执行罪犯包括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假释、暂予监外执行5类罪犯。监外执行工作能否真正执行到位,直接关系到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社会治安的稳定。结合多年来的司法实践,笔者建议对监外罪犯实行[……]
关于劳动教养措施的思考
劳动教养是目前我国法规规定的,对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进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措施。这项措施从实行到现在已有45年时间,在我国的法制建设过程中曾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法制的日益健全,国际国内司法形势的变化,逐渐暴露出劳动教育措施的弊端,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不相适应,本文的目的,试议取消劳动教养措施。
一、劳动教养[……]
刑事诉讼调解制度之思考
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崇高目标,是生命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勿庸置疑,曾被誉为“东方经验”而享誉世界的调解制度在中国法制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法制现代化的今天,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司法制度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尤其在刑事诉讼领域,由于过分强调惩制犯罪,片面追求刑罚力量,忽视了刑事调解作用,我国当前[……]
环境犯罪构成若干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环境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司法领域的新型犯罪,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环境方面刑法保护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从环境犯罪构成中国家能否成为国际环境犯罪主体、主观方面是否应设立无过失责任以及因果关系认定原则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国家在国际环境犯罪中的主体地位无过失责任[……]
犯罪恐怖笼罩下的美国社会
在整个美国,人们都在为犯罪暴力而担忧发愁。根据民意测验,在大城市中,一般地说,每两个美国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是害怕在夜间单独外出的。对犯罪的恐惧,在黑人中比在白人中;在妇女中比在男子中是更加紧张些,而老年人则是最为害怕的。他们在多道门锁的后面还要设置路障,常常宁肯挨饿也不愿徒步往返市场,冒险去买食物。
这[……]
浅议罪刑法定原则
我认为要认识什么是“罪刑法定”,首先必须弄清以下问题:
关于什么是“罪”问题。这里所称的“罪”,作为名词理解,即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之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
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探讨
笔者最近接触了一个普通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犯罪嫌疑人张某以甲物谎称乙物卖与不知情受害人李某后携赃款潜逃,受害人在发觉受骗后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但公安机关一直未能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三年后,犯罪嫌疑人张某故伎重施时被受害人李某认出,公安机关在接到报警后迅速将其抓获。在司法机关对张某提起刑事诉讼的过程[……]
刑法修正案与司法实务若干问题研究
一、确定罪名的原则
1998年至2001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四个刑法修正案,目前又在讨论研究刑法修正案(五)。2003年至2004年8月,最高法院通过了2个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原有413个罪名,新增9个,目前共有422个罪名。修改了原来的23个罪名,取消了原定罪名15个,新增9个罪名。如投毒罪[……]
被害人和公诉人可以互相辩论吗?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是独立于公诉人的当事人,有权参加庭审,可以向被告人、证人发问,可以举证、参加质证、辩论,但是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和公诉人辩论吗?许多人认为这是被害人的当然权利,笔者认为不可以。原因如下:1、刑事诉讼的基本架构是法官居中裁决,控辩双方对抗,一般来讲,被害人只能归入控方,如[……]
论“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
内容摘要:在国外刑法理论中“不知法律不免责”是一条古老的规则,在社会发展节奏十分缓慢的历史时代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这一规则面临着一些争论与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理论及实务界对这一规则的不同态度和理论依据进行了阐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不知法律不免责”规则提出了质疑。
一、历史沿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