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法律关系中,犯罪者与被害人是一对矛盾结合体。犯罪者对被害人侵害的程度,决定其自身受刑罚处罚的程度轻重;同时,被害人自身的过错,也影响对犯罪嫌疑人的处罚轻重。但是,被害人过错责任没有在我国刑法中有所反映,只是在司法实践中体现于酌定量刑情节的范畴。被害人过错的存在,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具有一定[……]
悬赏作证是否可取
2004-2-18【大中小】所谓悬赏作证,简言之就是利用某种报酬奖赏,要求别人作有利于自己的证词。尽管悬赏形式各异但目的无非有二:其一,悬赏别人作虚假的有利于己的证词,也即对方并不知实情,但在报酬的诱惑下作了对方捏造的,有利于对方的证词。其二,悬赏别人如实陈述其所知,也即对方知有利于己的实情,但因为[……]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处理机制探析
建立和完善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可以有效简化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有利于保护人权,从而取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轻微刑事案件的概念和范围
轻微刑事案件,是指犯罪性质不太严重,案件事实比较清楚,不需要运用专门技术和手段进行[……]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的确立
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而判定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一审审判程序,则是整个诉讼程序的重心。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借鉴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做法,一改过去由法官主动纠问的传统做法,以控审分离、控辩对抗、法官居中裁断为基点重新构建了我国的刑事庭审模式,以期通过控辩双方的积极对抗,强化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一部跨世纪的新刑法典(之三)
新修订公布的刑法,在分则中增加了《危害国防利益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两章,这是刑法修订中的重大变化,是运用刑罚手段打击危害军事利益犯罪行为的重大举措,是建立统一的、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典的重大步骤。
一、新刑法增加《危害国防利益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和平时期,国防利益[……]
浅析如何采信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
司法精神病鉴定是指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法定资格的鉴定人根据案件事实和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作出鉴定结论,为委托鉴定机关提供有关法定能力的科学证据。经过法庭举证质证的鉴定结论作为案件的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在作案时,是否具有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应否对其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在某些案件中司法精神[……]
社区矫正的现状和建议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犯罪性质比较轻微和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如今,社区矫正[……]
“缓期执行”不等于“缓刑”
一些媒体在报道刑事案例时,常常将“缓刑”说成“缓期执行”。例如中央电视台栏目《今日说法》2004年7月26日这期名为“一个出租车司机的遭遇”的节目在记者报道中就将某被告人因为犯伤害罪被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说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一年执行”(央视国际有文字报道)。这种现象[……]
如何提高刑事二审裁判文书质量的探讨
2004-2-13【大中小】随着人民法院各项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刑事裁判文书样式的改革不仅对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规范审判工作,提高办案质量也有积极的作用。裁判文书的制作水平直接反映和体现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水平。为此,各级法院都把提高刑事裁判文书质量当作提高法院审判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于法定量刑情节适用的几个实践问题
法定量刑情节,在新刑法中有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四种。新刑法关于从重处罚的情节共六类28种;关于从轻处罚单列出来有二类6种;关于减轻处罚分二类13种;关于免除处罚,即定罪免刑,分二类13种。在我国刑法中,除以上四类法定量刑情节规定外,还有情节加重犯和情节减轻犯二类法定量型情节。情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