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保证不逃避、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刑诉法规定,能够取保候审的情况有二种: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什么是可能判处管制、[……]

Read more

论罪犯处遇及其价值选择

人们对价值的追求,使社会学科变得更为理性和成熟。“在法律史的各个经典时期,无论在古代和近代世界里,对价值准则的论证、批判或合乎逻辑的运用,都曾是法学家们的主要活动”(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控制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页)。近年来,价值论在法学各分支学科的引入使其理论增光添[……]

Read more

关于对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思考

近年来,检察机关面对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深感惋惜之余,应该深入思考,怎样走上一条打击与预防的综合治理之路,才能达到挽救、教育这些误入歧途的少年犯的目的。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检察机关应从侦查环节起,全程参与犯罪案件的办理,即在侦查环节、检察环节、审判环节,检察机关都应有自己的办案机制,对未成年[……]

Read more

二审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刑事判决先行生效探讨

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理,但对于诸如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失或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一时难以确定,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因故不能到庭等情况的案件,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分迟延,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对一审刑事[……]

Read more

谈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以事立案

立案是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是刑事诉讼开始的法定程序。在职务犯罪的侦查实践中,传统上都是采取以人立案的方式。近几年,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大胆尝试以事立案的侦查方式,促进了办案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以人立案到以事立案,绝不仅仅是工作方式的不同,而是一种侦查理念的转变。下面谈一下对职[……]

Read more

也论犯罪的本质

【摘要】犯罪的本质历来是一个备受瞩目且备受争议的课题,如何界定犯罪的本质对认定犯罪、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犯罪本质的学说主要集中在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之间进行,而在我国社会危害性说仍是通说,但是其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本文作者提倡以二元的规范违反说来界定犯罪的本质更加具有合理性。

【关[……]

Read more

犯罪嫌疑人户口材料应用公历

当前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随案移送的犯罪嫌疑人的户口摘抄材料出生日期并不规范统一,存在农历、公历混登现象。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在确认出生日期习惯沿用农历日期,但在户口登记中未标明是公历或是农历。而侦查机关随案移送的犯罪嫌疑人的户口摘抄出生日期均来源于户口登记,故也未标明日期是农历或是公历。由于户[……]

Read more

罚金刑能否适用于被告人的遗产

罚金刑虽是一种常见的附加刑,但有关罚金刑的法律规定却较为原则、笼统,不像其它附加刑那样详细具体,从而给实务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根据罪责自负原则,自然人死亡后,不得对其继承人判处罚金。但在自然人死亡前,罚金刑判决已经生效,能否从其遗产中执行罚金?这是一个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有争议的问题。刑法理论上有刑[……]

Read more

不应剥夺刑事案件受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权

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下简称《批复》),该《批复》规定:“根据刑法第36条和刑事诉讼法第77条以及我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