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捕权与司法公正
在现代法治社会,任何一项司法权力或诉讼权利的配置都必须具有内在的正当性和外在的合理性。所谓内在的正当性主要表现在是否符合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其外在的合理性则表现为能否保障实体法的公正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是评价诉讼程序授权性立法的一个基本的价值标准。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都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
新型同种漏罪数罪并罚案件的分析与思考
刑法第七十条规定,刑罚执行完毕以后,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按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数罪并罚。刑法第七十七条也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被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按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数罪并罚[……]
浅析公诉转自诉
公诉转自诉是指对于按管辖范围属于公诉的案件,由于在国家消极行使公诉权的条件下,被害人为维护自己权益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通过自诉方式追诉犯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三项规定,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
浅析缓刑犯在缓刑期间再犯罪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但是,近年来缓刑犯在缓刑期间又犯罪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仅重庆市巴南区从今年一月开始至八月底,就有6名缓刑犯在缓刑期间又犯罪,比去年全年还多2人。其主要特点是[……]
对各地不同定罪标准要正确把握法律适用原则
盗窃同样数额的财物,在一个地方构成犯罪,在另一个地方可能不构成犯罪。对这类问题应当如何认识?
目前,司法实践中根据地域选择管辖法院的做法,有时会导致由于各地定罪标准不同而对案件定性不同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将犯罪数额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和犯罪情节的罪名中尤其突出。例如对于盗窃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试论牵连犯的处断原则
2004-1-3【大中小】在我国刑法理论学界和刑事立法中,关于罪数的许多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比如牵连犯的处断原则在刑法学界尚存在争议,在司法实务中,有的是从一重罪处罚,有的则是实行数罪并罚。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对牵连犯的处罚原则作一探讨。
有人主张,牵连犯应当实行数罪并罚。其主要理由是牵连犯所实施[……]
“一枝蒿”夺命谁担责
作者:王和成杨德芳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2003年3月20日晚8时许,泸县百和镇村民廖英因胃痛误把雪上一枝蒿当青藤香药服下后,即出现心慌、头痛、全身发麻等病状,本社村民梁方、唐明、徐会、伍青等一起将其急送医院抢救,医生张强认为廖英中毒太深,应转院抢救。此时,廖英对在场的医生和护送人员讲,其所吃药[……]
当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存在问题及对策
2004-2-13【大中小】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有:刑[……]
我国死刑制度立法之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死刑存在的正当性,具体是分别从等量报应、等价报应和一般功利、特殊功利的角度来分析死刑存在的正当性,由此得出我国目前死刑制度的设置应当以报应为基础,以功利为目标,才能使死刑的适用真正体现公正和正义的结论;然后再从目前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关于死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