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立法建议

近年来,职务犯罪已成为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社会稳定和进步,阻碍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为有效的遏止职务犯罪,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是遏止职务犯罪的第一要素

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要从以下五个层次入手:

一[……]

Read more

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综合认定

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的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会造成新的不法侵[……]

Read more

浅议适时采取强制措施对自侦案件侦破的作用

强制措施不仅对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具有保障作用,而且对重大犯罪和认罪态度不好的犯罪嫌疑人有惩戒的威力。同时,强制措施作为侦查手段,对侦破自侦案件又具有以下积极作用。

震慑犯罪嫌疑人。职务犯罪分子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侥幸心理,因此在掌握犯罪嫌疑人一定犯罪证据后,及时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

Read more

应坚持犯罪行为评价的双重标准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刑法理论上的一对基本范畴,是刑法中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行为评价标准。社会危害性作为一种行为评价标准,具有易变性、模糊性两个基本特征;刑事违法性作为一种行为评价标准,则具有稳定性、明确性两个基本特征。就我国来说,在1997年刑法典确立罪刑法定原则之前,有片面地强调社会危害性标准的[……]

Read more

司法机关通过网上办理刑事案的思考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让全国人民在稳定和谐的社会中建设小康,根据我国司法机关的办案实际,应建立司法机关刑事诉讼网上办案机制。这是落实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根据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检察和法院机关,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是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他们[……]

Read more

论犯罪的对合关系

【正文】
在刑法中,除不及物行为以外,及物行为之实施,总是针对一定犯罪对象的,这种犯罪对象可以分为物与人两种。在犯罪对象为物的情况下,它只是消极的行为客体。在犯罪对象为人的情况下,它与一定之行为人发生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我认为无非有两种:一是被害关系,二是对合关系。在被害关系中,存在的是加害[……]

Read more

现代刑法的犯罪化根据

犯罪化根据问题,在根本上是一个刑法观问题。可以说,刑法观问题不但是解决犯罪化根据的根本问题,也是制约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一个根本问题。因此,在阐述刑法的犯罪化根据之前,有必要对刑法观问题作一个基本的了解。所谓刑法观,是指关于刑法基本问题如刑法的价值、机能、目的任务、基本原则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与基本态度[……]

Read more

试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提要:不作为犯罪的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着客观的联系,这种客观联系就是追究不作为人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研究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对于追究犯罪,正确量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刑事责任

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的提出最早见于Stubel于1805年的《犯罪之构成要件》一书,此后,刑法上的[……]

Read more

共同犯罪中的行为过限

共同犯罪理论是刑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刑法理论历来有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之争,其实质是关于共同犯罪本质的争论。我国刑法不承认行为共同说,不承认过失共犯。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此款规定,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即指在共同犯罪过程中,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