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当严守从定罪到量刑的逻辑顺序(检察日报)

刑事司法活动是将刑法适用于具体案件事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定罪与量刑是其核心任务。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关系,定罪是“因”,是对行为人行为的基本判断,是决定刑事司法活动的基础;量刑是“果”,是基于对行为人基本判断之上的处罚手段,是刑事司法活动的结果。定罪的最终目的是要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大小,[……]

Read more

交通肇事罪场所不必限于“公共交通管理范围”

交通肇事罪的场所范围在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根据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八条规定,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即交通肇事罪)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

Read more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修改回应争议

作者:孟庆华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实体法价值在于:严密法网、堵塞漏洞,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惩罚。在程序法上,该罪客观上可以减轻和降低司法机关的证明责任,为司法机关迅速有力地打击腐败犯罪提供立法上的依据。由此来看,对这一罪名,应该不断完善,而不是取消。正是基于这种思路,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对巨额财产来[……]

Read more

芦某假冒“神仙治病”骗财并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贾悦斌

案情:

2007年1月间,芦某称自己神仙附体,能够用“仙水”治好齐某因车祸造成瘫痪的双腿,每天以香菜、桔子皮等原料煮水浇、泡齐某的腿部、脚部,致使齐某双腿被烫伤起泡、化脓。在此情况下,芦某阻止齐某到正规医院就医,继续实施“治疗”,骗取现金5000余元。2007年2月14日,齐某感染严重,到医院就[……]

Read more

烧毁相对独立报亭的行为是否构成放火罪

案情:2007年7月2日凌晨2时,犯罪嫌疑人郑某(男,作案时15岁,北京人)伙同他人(其他同案犯在逃)设法进入北京市某公交车站附近一报亭盗窃,后因未盗取到财物,为泄愤放火将报亭烧毁。此报亭位于城市道路路边,南侧有一片小树林,约有树木50棵,其中两颗小树距报亭最近,距离约为1.5米。报亭和树林附近没有[……]

Read more

缓刑期间犯罪不能再适用缓刑

李勇赵爱军郑殿雨

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案件,在缓刑期间犯罪,又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适用缓刑。笔者认为,缓刑期间犯罪又适用缓刑,严重违背刑法设立缓刑制度的宗旨,检察机关应提出抗诉。

(一)缓刑期间犯罪再适用缓刑不符合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适用缓刑的实质性条件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Read more

以假立功为贪官开脱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作者:陈召富新闻来源:正义网新闻线索:陕西靖边县林业局原局长高玉川贪污8万元,公安机关却开出假的重大立功表现的证明为其开脱,导致法院一审对高玉川轻判。1月9日《检察日报》发表文章认为,公安局副局长王平等人的行为属于为职务犯罪分子制造伪证的性质,而且已经造成靖边县林业局原局长高玉川被重罪轻判、法院一审[……]

Read more

以贩养吸的毒品犯罪中,贩与吸如何区分?

□洪新波李勋文

对“以贩养吸”的处理,2008年《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为:“对于以贩养吸的被告人,其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应认定为其犯罪的数量,但量刑时应考虑被告人吸食毒品的情节,酌情处理……”司法实践中,惯常的判断方式是:嫌疑人贩毒+嫌疑人本身吸毒+在其住所查获一定数量的毒品=[……]

Read more

检察日报:要辩证看待测谎的“废”与“立”

虽然测谎技术不断发展,但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一直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99年9月《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测谎结论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这样就排除了测谎结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资格。但近年来,测谎在我国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应用越[……]

Read more

挪用公款并受贿的犯罪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罪数确定

在司法实践中,挪用公款案件的具体情况往往比较复杂,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事先或者事后收受他人贿赂的,不仅触犯了刑法的两个罪名,而且具体案情亦有不同,究竟应该以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还是只应认定挪用公款罪或者受贿罪一罪,学界和实务界均有较大争议。笔者认为,只有正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