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定挪用公款并受贿案件的罪数

挪用公款并受贿案件的罪数确定

马长生罗开卷

在司法实践中,挪用公款案件的具体情况往往比较复杂,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事先或者事后收受他人贿赂的,不仅触犯了刑法的两个罪名,而且具体案情亦有不同,究竟应该以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还是只应认定挪用公款罪或者受贿罪一罪[……]

Read more

勿让侦查策略吞噬了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权

在我国的侦查活动中,存在利用犯罪嫌疑人的趋利避害心理进行策略性讯问的现象:如声东击西,设法让犯罪嫌疑人对一个“伪问题”集中精力抗辩与防备,侦查人员趁其在“真问题”上失去警觉或松懈防备时,取得嫌疑人的供述;或者并不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强制到案的理由,而是反问“你知不知道今天为什么把你带到公安机关来?”“没[……]

Read more

法人代表骗取产权证重复抵押贷款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

由于单位不构成贷款诈骗罪,本案应定性为单位合同诈骗罪

蔡玉霞常祯

案情:犯罪嫌疑人李甲系甘肃省酒泉市新大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乙系该公司法人代表。二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贷款诈骗罪被公安机关立案查处,经查实,二人共诈骗39起,涉案金额达400余万元。其中有一起犯罪事实为:二人购买肃州区尚武街27号楼[……]

Read more

对取保候审进行适当性审查有必要

王爱国宋丽娟

公、检、法三机关都有权决定采用取保候审,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决定的取保候审案件比例较高,占到案件的四分之三以上。由于法律规定得过于宽泛及现实和历史的原因,取保候审措施适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人民检察院有必要对公安机关取保候审案件进行适当性审查,发挥其法律监督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取保候[……]

Read more

“特殊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延长逮捕审查期限

逮捕是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基于逮捕的严厉性,各国都慎用逮捕制度。原刑诉法规定,审查逮捕案件因证据不足可以补充侦查,现行法律规定中审查逮捕没有补充侦查的规定。目前我国关于审查逮捕期限的规定,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后,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人民检察院作出批准或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期限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

Read more

刑事上诉案件检察监督不能缺失

董兆玲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法理上,检察监督的原则应当是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的,但是,司法实践中对刑事上诉案件的检察监督却几近缺位,形成监督盲区。本文从检察权的视角,探讨当前刑事上诉案件检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一、当前刑事上诉[……]

Read more

危害公共健康犯罪:中法日立法模式比较

危害公共健康犯罪,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的一类犯罪行为的总和。

中、法、日三国危害公共健康犯罪立法模式比较

(一)我国的立法模式。

我国刑法将危害公共健康的犯罪主要规定在了刑法分则的两大章中,分别是第二章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所有罪名和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

Read more

判决书不应写入“初犯”、“偶犯”

李积国

实践中,一些刑事判决书中有“被告人系初犯、偶犯,酌情从轻处罚”之类的叙述。笔者认为,“初犯”、“偶犯”不宜写在判决书中,理由是:

1.初犯、偶犯的概念界定不清,容易引起歧义。关于初犯、偶犯的概念,我国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各种教科书和学术性文章表述的是五花八门。有观点认为,只要是第一次接受审判,[……]

Read more

刑事禁止令的法律性质及执行机关(检察日报)

《检察日报》2011年3月4日刊登《对刑法修正案(八)关于“禁止规定”的进一步理解》一文(下称《“禁止规定”理解》),对刑事禁止令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就其中有关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一、刑事禁止令是刑事判决书或裁定书的内容

笔者认为,刑法修正案(八)所设置的刑事禁止令,与社区矫正一样,也应是一种刑罚执行的[……]

Read more

马福威: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

作者:马福威新闻来源:正义网TheDefinitionofInternationalTerrorismCrime

【摘要】

对于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而言,其逻辑上的前提是确定这种国际犯罪的内涵。尽管对于这一犯罪的认识千差万别,但是仍然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认定:其一,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具有恐怖主义的一般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