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案是盗窃既遂还是未遂

作者:刘以军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2003年12月23日中午,李某到“天然沐浴场”洗澡,从吧台领了42号衣柜的钥匙。李某进去后,发现邻近的41号衣柜的客人忘记锁柜门了,且柜子里还有两张壹佰元的人民币。李某见钱起贪心,就把这两佰元及柜中客人上衣兜中的钱共计1600元装入了自己的口袋里。在李某盗[……]

Read more

犯罪定量研究的新高度

2001年和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连续发表了白建军教授的两篇“量化分析”论文:《刑罚轻重的量化分析》和《犯罪轻重的量化分析》。2004年,SocialSciencesin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又发表了这两篇论文的浓缩版,将上述研究成果介绍给了国际学术界。白教授的研究成果何以受到如[……]

Read more

报送上级检察院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应随案羁押

在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报送上级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不随案羁押,这种办案方式存在增加司法成本、降低办案效率、影响诉讼质量、加重基层负担等诸多弊病。笔者认为,报送上级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应随案羁押。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基层法院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应报送上级检察院审[……]

Read more

谈对运输毒品犯罪的量刑问题

作者:廖万里

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对涉案毒品数量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毒品犯罪规定了死刑。从司法实践来看,毒品犯罪是目前死刑适用最多的几种犯罪之一。毒品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妨害社会秩序,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是国家确立的禁毒工作方针,对那些罪行极其严重的毒品犯罪分[……]

Read more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辨析

合同诈骗是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实施的诈骗犯罪行为;合同纠纷是当事人之间就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而产生的争议。它们均采用了“合同”这一形式,而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又往往使两者相互交织,难以区分。为依法准确打击合同诈骗犯罪和依法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对两者的区别有必要进行深入探析。

就合同[……]

Read more

如何把握“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作者:黎兆丰

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四条规定,一般缓刑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法定条件:一是被告人必须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二是被告人必须不是累犯;三是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与前两个条件相比,第三个条件是最关键也是审判实践中较难把握的条件。[……]

Read more

聋哑人无意致人重伤的行为定性为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还是重大责任事故罪?

作者:◇章丽美

[案情]
被告人余某(聋哑人),系浙江一耐火材料厂拉料工人。2008年4月29日上午8时许,余某到工厂的混料车间拉料,其间在车间休息时,余某看见该车间的1号混料搅拌机因故停机,有人在检查,出于好奇,其随意按动搅拌机操作平台上的按钮,致使正在维修的1号混料搅拌机转动,造成在内维修的操作[……]

Read more

社区矫正行刑方式观探微

内容摘要:在我国,将社区矫正视为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但是从长远看,强化这种观点非常有害。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

一、中美社区矫正概念比较

(一)中国社区矫正概念

两院两部的通知中对社区矫正的概念是这样表述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

Read more

当前“两抢一盗”犯罪的调查分析

2007-4-3【大中小】“两抢一盗”犯罪是目前危及人们正常生活的多发性犯罪,有时甚至随时危及公民的生命和健康,去年以来,高平市检察院共办理“两抢一盗”犯罪案件30件52人,占总人数的35.2%,较去年同期增长9.5%,随着形势的发展,此类犯罪又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现就高平市近年以来的办理的“两抢一盗[……]

Read more

控告刑讯逼供 不要忽略时效

随着佘祥林案等一些案件的真相大白,在基层执法工作中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学者指出:刑讯逼供并不必然导致冤案,但是冤案的背后往往存在刑讯逼供。现行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了刑讯逼供犯罪: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Read more